舒元舆·老虎的诗句(共1句)

老虎简介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是哺乳纲的大型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共有九个亚种,各亚种之间的体型和形态差异很大。西伯利亚虎最大,雄性体长可达3.7米,体重423千克。苏门答腊虎是最小的活亚种,雄虎体长2.34米,体重136千克。

老虎是典型的地林栖动物,由南方的热带林、常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无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间游荡寻食。能游泳。虎多黄昏活动,白天多潜伏休息,没有惊动则很少出来。虎的活动范围较大,在北方日寻食活动范围可达数十公里;在南方因食物较多则活动距离较短。

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由于人类的猎杀和野外栖息地碎片化,虎成为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动物。2016年调查显示,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为3890只。

舒元舆的诗词曲代表作

舒元舆(791年-835年),字升远,唐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兰溪纯孝乡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擅文敢谏,著有《舒元舆集》等,与白居易互为唱和,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
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进士。宰相裴度荐元舆为兴元书记,作文以檄豪健闻名。当时宦官专权,故作《养狸述》一文。拜监察御史,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因与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机不密,于“甘露之变”中被腰斩。其五子普闻变携带家眷逃入丛林,后隐姓埋名。唐宣宗时期平反加封显号——乘仙公,后裔将其遗骨移葬到兰溪白露山惠安寺侧。
舒元舆曾作《牡丹赋》。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的杀身成仁落泪哀悼。值得一提的是广为传诵的“宝剑锋从磨砺出”出自其勉励弟弟不要因生活所困而忘记砥砺品行节操的《贻诸弟砥石命》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