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鳞次的诗句(共1句)

鳞次简介

"鳞次"是汉语词汇,其核心释义为"像鳞那样密密排列",出自南北朝鲍照咏史》中"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的描写。该词存在"鳞亚"、"次鳞"等异形词形式,构成同义关系。常见于成语"鳞次相比"或"鳞次栉比",多用于描述房屋、舶等密集有序排列的场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

王维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