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楼台的诗句(共1句)

楼台简介

1、高大建筑物的泛称。

《左传·哀公八年》:“ 邾子 又无道, 吴子 使大宰 子馀 讨之,囚诸楼台。”

唐 杜甫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诗:“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1] 

唐 白居易《宴散》: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2] 

唐张子容《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山绕楼台出,谿通里閈斜。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宋 苏轼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宋朱淑真《春晴》:深院雕梁巢燕返,高林乔木谷莺迁。韶光正近清明节,花坞楼台酒旆悬。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九回:“那国王并 行者 相搀,穿过皇宫到了御花园后,更不见楼台殿阁。”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五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处,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冰心 《寄小读者》九:“更隐隐地看见了 慰冰湖 对岸秋叶落尽,楼台也露了出来。”

2、方言。指凉台。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