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劫"为汉语复合词,原属佛教术语体系。"劫"是佛教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个大劫包含成、住、坏、空四中劫,每个中劫含二十小劫,一小劫约1680万年,"万劫"即指经历一万个大劫的极长时间周期。该词在汉传佛教文献中广泛使用,如房山石经题记"永留石室,劫火不焚"即体现其时间量度功能。语义历经演变产生第二义项,引申指"种种灾难、许多灾难",《红楼梦》第一回"万劫不忘"即取此意。作为典型佛教舶来词,"万劫"与"轮回""因果"等共同构成汉语哲学词汇体系。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