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心病的诗句(共1句)

心病简介

心病,汉语词汇,拼音为xīn bìng,原指心脏疾病,后延伸为心理隐忧与精神困扰,兼具生理疾病、心理郁结及隐私隐痛三重内涵。

该词语义涵盖医学病症与心理状态:在医学领域指代心脏疾患;在文学及日常语境中,既可形容由忧虑引发的情绪问题,也可指难以言说的隐秘痛苦。相关成语如“心病还须心药医”等,强调心理症结需从根源化解的文化认知。

词源可追溯至先秦典籍:《素问·标本病传论》记载其病理概念,《易·说卦》关联心理焦虑。汉唐时期语义扩展至心理范畴,唐宋文献多用于描述相思成疾或精神隐疾。元明清文学作品中,“心病”常作为叙事核心推动剧情发展,如《张天师》《二刻拍案惊奇》等。现代语境仍保留多重含义,形成复合型文化概念。

袁宗道(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