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孚简介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陈孚文学成就

  陈孚一生业绩卓著,载入史册。其实,在当时社会中,他的诗作比他的业绩影响更大。《元史》称他“天才过人,性任侠不羁,其为诗文,大抵援笔即成喊,不事雕斫。”明张纶言在《林泉随笔》中评论说:“陈刚中之诗豪迈卓异,每每惊人。其《题范增墓》:‘七十衰翁两鬓霜,西来一笑火咸阳;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消。’此皆有出人意外之见,较之杜牧赤壁》、《项羽庙》二诗庶几近之。而他作亦不减此云。”《元代文学史》一书评论陈孚“五言古诗有简谈之”,可以《烟寺晚钟》为代表:“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自争宿。”他的“七律整丽匀和”可以《鄂渚晚眺》(即《登黄鹤楼》)为代表……

  陈孚一生著作甚富,著有《天游稿》、《观光稿》、《玉堂稿》、《交州稿》、《桐江稿》、《柯山稿》等。目前,临海市博物馆存有《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观其内容,则是一职一稿或一地—稿。“观光”则反映其进京时的一路风光;“交州”,则记述其出使安南往返之事;“玉堂”,则是他在任职翰林期间之作。

  “仙人黄何的返?搔首踟蹰无限情。”陈孚仙逝已近七百年了,但是,他的《登黄鹤楼》、《黄鹤楼歌》二首诗,仍伴随着黄鹤楼,永留人间,让人吟诵!

陈孚的诗词

  • 1.《观光楼元朝·陈孚试上危楼望,东风尺五天。一溪寒泻月,万壑暝含烟。古塞黄云外,巍台白雁边。谁怜家万里,有客拥衾眠。
  • 2.《汴梁龙德故基元朝·陈孚书来海上劝连兵,已见金轮逐火精。醮绝绛楼无鹤唳,朝空丹扆有狐鸣。羽袍士尚传三洞,介帻人谁报六更。一代兴亡真大梦,陈桥驿畔见青城。
  • 3.《金山寺元朝·陈孚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 4.《咏神京八景·其六·蓟门飞雨元朝·陈孚黑云如鸦涨川谷,雷踊电跃风折木。半天万点卷海来,森森映窗如银竹。凤城无数笙歌楼,珠帘半捲西山秋。谁怜羁客家万里,一灯孤拥寒衾愁。
查看陈孚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