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与之简介

崔与之的诗词曲代表作

崔与之(1158年-1239年或1240年119日),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南宋名臣、人。
崔与之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初授浔州司法参军。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秘书少监等职,廉洁奉公,练兵抗金,政声卓著。嘉定十四年(1219年),出为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抚使,两年后升任四川制置使。任内安边积财,举贤抚士,使蜀中宁谧。嘉定十七年(1224年)辞官归乡,此后“八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除端平元年(1234年)平摧锋军变而暂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外,终不出仕。嘉熙三年(1239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数月后逝世,年八十二。累赠太师、南郡公,谥号“清献”。
崔与之被称为“岭南儒宗”,其所治儒学的“菊坡学派”被认为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流派。他颇有词章造诣,开岭南宋词之始,有“粤词之始”之称。今有《崔清献公集》传世。

崔与之后世纪念

祠堂
  崔清献公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下丰村西侧,是佛冈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建于明代中叶,清末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年)重建,祠深三进,两边有青巷间隔,面积225平方米。

  祠堂是砖木结构,门匾额题曰“清献崔公祠”,是明代学者陈献章(陈白沙)手笔,第二进悬有“岭南间气”牌匾。

铜像
  崔与之铜像由广东著名雕塑家梁君令、卓国平设计制作,高2.48米,崔与之铜像造型饱满,外表忠厚有张力,符合其“儒帅”的气质

崔与之的诗词

  • 1.《送聂侍郎子述·碧幢红旆白貂裘宋朝·崔与之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要得处方医坏证,便须投矢负全筹。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早辨出师诸葛表,祁山斜谷...
  • 2.《杨州官满辞后土题玉立亭宋朝·崔与之 天上人间一树花,五年於此驻高牙。不随红药矜春色,为爱霜筠耐岁华。四塞风沈天籁寂,半庭月冷市尘赊。临行更致平安祝,一炷清香...
  • 3.《送洪旸岩赴班宋朝·崔与之 法吏了繁剧,儒生擅文墨。世多兼两长,远到须器识。昔在晋魂公,曾此趋幕职。一逢龚庄敏,期以柱天极。紫微得夫君,嘉禾乏栽植。...
  • 4.《水调歌头·题剑阁宋朝·崔与之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
查看崔与之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