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生平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逃难到江西鄱阳。在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大历三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贞元五年(789年)四,他上表辞官归隐,六月十三日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台”墓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戴叔伦的诗词

  • 1.《留别道州李使君圻唐朝·戴叔伦 泷路下丹徼,邮童挥画桡。山回千骑隐,云断两乡遥。 渔沪拥寒溜,畲田落远烧。维舟更相忆,惆怅坐空宵。
  • 2.《灞岸别友唐朝·戴叔伦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 3.《唐朝·戴叔伦 卷箨正离披,新枝复蒙密。翛翛月下闻,褭褭林际出。 岂独对芳菲,终年色如一。
  • 4.《赠司空拾遗唐朝·戴叔伦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弹冠见雪花。望阙未承丹凤诏, 开门空对楚人家。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去待琼华。
查看戴叔伦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