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简介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诗词风格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写尽农家妇女劳作之苦;《边城曲》:“人生莫作远行客,远行莫戍黄沙碛,黄沙碛下八时,霜裂肤百草衰。”写远戍边城士兵的艰辛; 《屯田词》开始写:“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后来在遇到天旱、蝗灾、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官吏还强迫去砍伐南树木,赶着耕牛去,耕牛也因“霜重草枯”而冻死,诗人禁不住发出“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 如”的慨叹。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平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戴叔伦的诗词

  • 1.《冬日有怀李贺长吉唐朝·戴叔伦 岁晚斋居寂,情人动我思。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夜郎流落久,何日是归期。
  • 2.《寄孟郊唐朝·戴叔伦 乱馀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用世空悲闻道浅, 入山偏喜识僧多。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 3.《游清溪兰若唐朝·戴叔伦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丹灶久闲荒宿草, 碧潭深处有潜龙。灵仙已去空岩室,到客唯闻古寺钟。 远对白云幽隐在,年年不离旧杉松。
  • 4.《寄万德躬故居唐朝·戴叔伦 日暮山风吹女萝,故人舟楫定如何。吕仙祠下寒砧急, 帝子阁前秋水多。闽海风尘鸣戍鼓,江湖烟雨暗渔蓑。 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
查看戴叔伦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