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简介

傅山的诗词曲代表作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

傅山批评理学

  万物皆道,秉承传承道家精神的傅山看到“道本不息如川之流”,道家犹如纳百川,要博采诸家之长,这正式道家学术思潮的特点,他还特别提倡子学,通过考证,旁征博引,解释诸子,开出清代子学研究的先河。可见,傅山胸怀阔大、慧眼独具的过人之处。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这是明末清初的历史转折时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开始动摇,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批判。在这股反理学的潮流中,傅山抱着抗清复明的信念,以先秦诸子思想,特 别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被后人称为启蒙的思想家。

  清初,封建统治者利用宋明理学进行思想统治,广罗明末知识分子为其服务。对此,傅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为了躲避朝廷的纠缠、掩护自己的政治活动,他过着四处游医的生活,并拜“还阳真人 ”为 师,出家入道,自号“朱衣道人”①。因此,傅山的一生充满了道家色彩。

  他曾说:“三日不读《老子》,不觉舌本软,昔但习其语。五十以后,细读《老子》,而觉前辈精于此学者,徒费多 少口舌。,⑧“庄子为书,虽恢橘佚宕,于六经之外,譬犹天地日,固有常经常运,而开阂,鬼神变幻,要自不可缺。”⑧ 这些,都反映出傅山对待老庄思想的态度。

  傅山离俗入道的原因 是多方面 的。首先,傅山的反清复明志向决定了他对待宋明理学的态度,认为“今所行五经 四书注,一代之王制,非千古之道统 也”④,“以《管子》、《庄子》、《列子》、《楞严》、《唯识》、《毗婆》诸论,约略参同,益知所谓儒者之不济事也。因而他喜欢老庄进而喜欢道家思想及道教。其次,傅山所处的时代是人们批判 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傅山本人曾多次发“反常之论”,主张“率性而为”,这和道家思想中主张的“顺物自然”、“漂然物外”的观点相吻合。而且在理论上对道家思想有所阐发。

傅山的诗词

  • 1.《庚子二三月之间·其二清朝·傅山 秋冬无一诗,花鸟讵如许。一年快一年,感慨何胜语。天机之所触,不选生如稆。花岛情有无,木人作意阻。韄揵多所碍,于道亦龃龉。南山起春云,东风吹小雨。绿涟动青嵓,澹...
  • 2.《病间早起见西山清朝·傅山 修疏霜木表,栈黛睇婵娟。朝气忘衰暮,西山方妙年。境佳不全外,情至寓真缘。无碍正尔馨,辨才安所言。
  • 3.《秋径·夥涉真高兴清朝·傅山 夥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剑术一人敌,杯中万虑冥。悠然篱菊老,可不咏荆卿。
  • 4.《看岩柏度云得清朝·傅山 闲云罥疏柏,去住都无心。挢首揽其妙,冷杀劳劳人。河渚双鸳游,岂复坱寰尘。祇以情之笃,一偶亦苦因。晴霞笼花树,荡意山亭春。纷华闻卜子,书院岿西汾。元心悟礼后,倩...
查看傅山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