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锡爵(1839—1904),字桐,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今成都)人。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局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二十二年,授宣恩县。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著有《双翯馆存》。

洪锡爵的诗词全集、诗集(65首全)

  • 21.《龙泉驿清朝·洪锡爵龙岭势嵯峨,征轺几度过。天将山水贶,人为利名磨。京洛衣尘旧,关河墨迹多。飞鸿前路远,何敢息岩阿。
  • 22.《十七晚雨行舟清朝·洪锡爵暝色布林皋,密雨散如注。白跳水上珠,绿黯溪边树。流云走半空,湿鸟寻归路。濛濛烟雾中,扁舟自来去。
  • 23.《鹦鹉洲吊祢正平清朝·洪锡爵一篇佳赋传鹦鹉,千古奇冤说祢衡。黄祖本无容物量,老瞒难掩忌才名。萋萋草满芳洲路,浩浩江围却月城。试向晴川高阁听,怒涛犹带不平鸣。
  • 24.《访吴奋武校尉鲁子敬墓清朝·洪锡爵汉上西行问水滨,道旁青冢感吴臣。煌煌议论排迎敌,落落襟怀爱指囷。合榻幸逢孙讨虏,丛祠近接息夫人。年年椒酒凭谁荐,蔓草荒烟卧石麟。
  • 25.《子东宗兄惠佳制豚肉赋谢二首·其二清朝·洪锡爵腰围那管诮彭亨,象箸银匙饫鼎烹。曹刿能谋翻笑鄙,何曾每食不嫌精。细君安在归怀肉,老母云亡恋遗羹。从此无人嗤俭腹,便便一样说边生。
  • 26.《卢生祠·其二清朝·洪锡爵河北河南岁屡荒,生民无计泣空仓。羡君已是黄粱熟,纵不封侯梦亦香。
  • 27.《悼内清朝·洪锡爵旅馆怀良匹,缠绵解不开。何堪中岁别,遑问再生来。凉月侵虚幌,凄风冷夜台。相思和泪写,点滴尽成灰。
  • 28.《黄金台清朝·洪锡爵平原满目尽蒿莱,闻道黄金旧有台。一自昭王挥手去,千年神骏不重来。
  • 29.《游成都花市清朝·洪锡爵棕鞋缓步出郊西,沿路铺棻百卉齐。香度青帘沽酒市,水环碧玉浣花溪。共寻芳草人如织,独爱幽兰手自携。二十年来逢盛会,也随士女踏春泥。
  • 30.《晚抵樊城清朝·洪锡爵车马劳行役,秋风驻大堤。层城襄水外,归鸟岘山西。日落回帆急,星寒压户低。谁家灯火里,齐唱白铜鞮。
  • 31.《驿柳用船山太史韵(荷泽舟次)·其二清朝·洪锡爵一线柔条翠染衣,年年攀折减腰围。歌残金缕人何处,秋老天涯客未归。枝带寒乌多北向,江涵旅雁尽南飞。团圆皓月今宵满,倦鸟长途孰共依。
  • 32.《子东宗兄惠佳制豚肉赋谢二首·其一清朝·洪锡爵屠门大嚼素称豪,遗我豚肩惠贶叨。宰割俨分天下肉,纷纶小试日东刀。五侯脍炙传群口,一脔肥甘快老饕。料得崇朝食指动,花猪风味侑醇醪。
  • 33.《铜雀台·其一清朝·洪锡爵不是西陵望暮田,奸雄延揽想当然。模糊一片铜台瓦,犹结人间翰墨缘。
  • 34.《显陵二首·其一清朝·洪锡爵城阙苍凉辇道斜,松山风景不胜嗟。金凫玉碗埋幽草,废苑荒台卧落花。陵谷已销天子气,宫墙尽傍野人家。我来九曲河边听,流水无声噪暮鸦。
  • 35.《赴兴山任,舟行至香溪登岸,崎岖万状,慨然而作·其一清朝·洪锡爵十丈飞涛一苇航,鸥程历尽复羊肠。闻猿才下三声唳,叱驭何堪九折长。剥壁苍藤穿冷翠,阴崖澹日走昏黄。平生已说蚕丛险,路转崎岖更渺茫。
  • 36.《中秋夜雨感怀清朝·洪锡爵流落荆南郡,飘零庾子山。英雄髀肉感,风月鬓毛斑。时令秋分过,天涯客未还。阳台今夜雨,鸥梦隔乡关。
  • 37.《二乔图·其二清朝·洪锡爵从来天意总怜才,姊妹花都并蒂开。繐帐尘封铜雀冷,东风吹不到漳台。
  • 38.《夜泊东昌野渡清朝·洪锡爵苍茫古渡系孤舟,芦苇丛生水不流。满地寒磷飞野火,几株老树艳新秋。时平东国犹虞盗,地隔西川更引愁。听说明朝风信好,片帆飞到绿云楼。
  • 39.《驿柳用船山太史韵(荷泽舟次)·其四清朝·洪锡爵阳关三叠古梁州,极目家山万里愁。沧海谁怜还作客,翠楼人定悔封侯。折枝何故当年唱,离绪难教逐水流。行路怕听杨柳怨,西风残照不胜秋。
  • 40.《汤阴敬谒岳忠武公祠清朝·洪锡爵铁骑红尘逐队开,金牌诏下迭传来。九重天子安残局,五百神军卷背嵬。老鹳不通宵遁路,黄龙早饮凯旋杯。燕云唾手留遗表,一读临风泪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