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而名扬四。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1987年11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  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  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9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 

洪锡爵·黄鹤楼的古诗词(共2首)

  • 1.《九日黄鹤楼登高·其一清朝·洪锡爵北斗平临倦眼开,岷峨秋色莽西来。云移晴树樯帆近,浪拍落梅天地回。孤雁南飞沙似雪,大江东见水为杯。茫茫不尽登楼感,都是红羊劫后灰。
  • 2.《九日黄鹤楼登高·其二清朝·洪锡爵苍青一色接中流,浩浩风涛护鄂州。此日我逢重九节,昔人仙去几千秋。黄军浦落馀残碛,白帝云封据上游。西望雪山红叶好,隔江遥忆故园楼。
洪锡爵(1839—1904),字桐,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今成都)人。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山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局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二十二年,授宣恩县。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著有《双翯馆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