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古文辞。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张光岳谓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朴之境。胥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古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7)《试帖诗集》,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洪繻的诗词全集、诗集(472首全)

  • 301.《秋日感怀·其三清朝·洪繻大荒海外更东荒,风急天高碧浪长。日日编愁遵枉渚,年年晞发近扶桑。有怀掷帛游关内,无路乘槎过日旁。最是不堪登望处,神州时欲起红羊。
  • 302.《归乌清朝·洪繻燹火楼台后,林间乌夜栖。旧时风景好,犹自尽情啼。
  • 303.《过尧化门及太平门车站清朝·洪繻钟山叠叠路迢迢,海客踪随江上潮。尧化门西秋色远,飞桥三折度虹腰。
  • 304.《登三台洞(作者注:「十一月二十二夜得。」)清朝·洪繻一洞入山腹,一洞凌苍穹。宛转最高顶,缥缈悬虚空。下压扬江水,上卓玉皇宫。俯首江山小,两腋挟天风。三磴千百折,蚁穴出游龙。金陵在何处,一气连溟濛。蜀江万里来,吴地...
  • 305.《田亩叹清朝·洪繻拮据置田亩,苟且充鹤餔。姑为口腹计,岂暇子孙图。视彼连阡陌,勺水与江湖。奈何丁官厄,向我开广途。横攘十亩地,顿减十斛租。五鹿逢与块,空对野人呼。昔人谋肥遁,日夕...
  • 306.《旅思二首·其二清朝·洪繻花开春已晚,月明人已远。愁心如车轮,长行去不返。欢情如月轮,圆时再不满。
  • 307.《写山谷诗;幼春有赠,即次其韵清朝·洪繻山谷诗编、蔡伦纸,我生见月辄忘指。百里携屐为看山,忽为古书滞于此。林子下笔发想奇,新词未就神先驰。写余饭颗卓午身,成君织绵云汉诗。是时六月鸟声变,祝融当天南氛煽...
  • 308.《伤三儿弥月殇清朝·洪繻我生已不辰,我命有所制。浑沌七尺躯,陆沈半生世。五角兼五穷,四十有四岁。颇谓大困深,或有小汽济。今年九阳月,忽得三男筮。皇皇寝在床,呱呱堕于地。虽异槐植门,或比...
  • 309.《答陈六因梦寄诗清朝·洪繻余每诵君诗,如逢君一面。何期君梦中,忽与余相见。山川虽阻修,两心通一线。君居鳌海头,我居鹿江甸。梦中获往来,较于邮传便。昔人魂梦间,每愁道里眩。如何我两人,神交...
  • 310.《见槱儿画兰感题清朝·洪繻我爱郑所南,兰根不著土。悬立海天中,旷若无所睹。霜深雨露稀,幽寥自千古。荆棘满世途,出门即豺虎。藜藿亦乾枯,孤芳尚何取!橘颂无回风,蕙荪成茅茹。凤凰受诒笯,鸩鸠...
  • 311.《四十初度感赋清朝·洪繻我生四十度春风,风光过眼如落红。看山、看水俱已厌,杜户长作桑苧翁。翁今何事守室中,俊鹰绦辔鹤囚笼?心志降下如降龙,倜傥迥不与曩同。梁锽意气无禄位,苏轼头颅有隐衷...
  • 312.《凄凉调·词纪近事,失于平质。盖时方头会箕敛,沿门挨户,无能免者;故不觉其言之直也清朝·洪繻何来轣辘!凄凉甚,人人似坐刀镞。不胜蒿目,谋生计尽,或歌或哭!洋氛怎恶,更沿户咆哮怒蹴。好无情,天魔部曲,者辈果鱼肉。试看城村路,老幼号咷,孰堪敲扑!市场最苦,...
  • 313.《田野即事清朝·洪繻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出门天地空,四顾...
  • 314.《旅思二首·其一清朝·洪繻前路风忽忽,征车寂不发。一出故乡来,回头望城阙。不见乡中人,但见乡中月。
  • 315.《国姓涛歌清朝·洪繻鲸鱼跋浪沧溟里,岛屿无云雷声起。波涛澎湃天低昂,气满尾闾飓风止。千秋万古常喑呜,自是孤臣心不死。孤臣有谁气拍空,明人姓郑、名成功。唐王赐与国同姓,天荒地老开鸿濛...
  • 316.《答林幼春并怀林十及梁钝庵清朝·洪繻燄峰崔嵬天一尺,峰下诗人林君宅。来诗遥遥怀鹿渠,鹿渠流水冬寒碧。前日送钝翁,共迟鸿泥迹。钝翁归去不可追,广州山与海天隔。复有松江食鲈鱼,君家十叔殊难得。寥寥人散...
  • 317.《赋赠丁茂才锡勋从内兄清朝·洪繻昔日君家富华藻,琴书冠佩春风好。老成凋谢危乱来,全家航海辞蓬岛。楼台亭阁烽火中,丁令重归颜欲老。中原山水已沈沈,故里风烟殊草草。君来已叹风景非,君怀不与当初违。...
  • 318.《倏忽寒暑,壮士迟暮,感愤身世,赋之清朝·洪繻春秋寒暑速邮置,马狗车栖身如寄。俯仰乾坤一蘧庐,叹息韶华几轻弃!人生须作酒中仙,茫茫混沌不知年。不然天地皆窒塞,低头蝼蚁为比肩。丈夫莫言身七尺,虱处裈中偷游适。...
  • 319.《入庐山十五首(选二)·其二清朝·洪繻自入庐山来,众山纷磅礴。日月藏岩阿,风云出丘壑。神灵所宅都,江湖为缠络。兹山诚南岳,可以兼衡、霍。包孕百山川,巍峰起窕谷。一罅一山开,各有新面目。阴阳负两郡,岷...
  • 320.《岛咏二首·其一清朝·洪繻孤岛云烟异,戎风丧海邦。西航无两粤,东载失三江。鱼鸟魂难定,蛟龙气不降。家家空汉腊,久矣语言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