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苦学
黄道周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为唐朝桂州刺史莆田黄岸三十世孙、北宋枢密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南宋潭州知府黄丰的十八世孙,其曾祖才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黄道周自撰的《黄漳浦文集·乞言自序状》:“曾祖讳宗德,其先从莆田徙居铜海(今福建 东山)再世矣。”据《黄漳浦集》中的《莆中谢南夫、曾叔祁、郑牧仲(郑郊)、奚仲(郑郏)、王自位见访,诗以道之六章》写有:“ 吾乡才子劳相念”,“但言君是我亲亲”等诗句。
谢南夫、曾叔祁、郑郊、郑郏等几位莆田人,是当时福建的抗清义士,又都是黄道周的学生,黄道周的诗中称这几纪念馆
黄道周纪念馆面对旗鼓山,占地1.7亩,是典型的明代闽南古民居建筑。馆内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展示黄道周一生的贡献和生平事迹。馆中存有他制作的天地盘,由两层石板重叠构成,正方形,盘面刻有16 384个方格和八个直径不等的同心圆,相互交错,谓之“天圆地方,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返于原”。天地盘石案是他释天论地、研究和讲授易学数理的仪器,是稀世罕见的科技史信物,其中的奥秘至今无人破解。黄道周纪念馆和位于县城北郊的黄道周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
黄道周馆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崇文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元年,为东山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