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的诗词全集、诗集(1156首全)

  • 41.《塞外省览风俗清朝·康熙莫道岩关险,要荒总一家。戍楼无鼓角,战垒是桑麻。野静知民乐,时清见物华。林中归径晚,旌旆满烟霞。
  • 42.《嘉禾双颖清朝·康熙夜雨初晴日,素商驱暑天。林红变绿叶,谷熟卜丰年。勿讶嘉禾瑞,须知贵粟先。秋成各地异,大有再书篇。
  • 43.《元旦朝罢清朝·康熙四十三年瞬息间,罔知自惜鬓将斑。晋秦丰裕群情悦,齐鲁调饥万姓艰。经史保怀分善恶,古今吏治辨贤奸。一生终始此心在,何卜新春乐解颜。
  • 44.《晓起山路口号清朝·康熙荒屋山中月色阑,秋高边塞正风寒。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
  • 45.《谕浙省将吏军民清朝·康熙省方浙西东,山川极遐瞩。兹晨当回銮,谆谆一相勖。军民贵安和,文武须联属。息忿可无争,守分在忍辱。日使讼庭閒,愚民免械梏。奢侈尤当惩,繁华莫恣欲。俭乃保其富,素履...
  • 46.《清朝·康熙春风野水秾花发,一道帆樯带柳烟。影动长桥横螮蝀,岸铺芳草近南川。
  • 47.《将之山庄四首·其二清朝·康熙暖溜自平地,风光此日佳。暄波由近发,浩泽无津涯。
  • 48.《铁瓮城清朝·康熙万里晴江拥舳舻,城高铁瓮接康衢。遗铭欲探华阳迹,旧宅难寻海岳图。半面烟岚雄北固,一方形势控东吴。龙舟漫道巡行盛,多恐深居政未敷。
  • 49.《题新安道上清朝·康熙满目平川映远空,身形少健一衰翁。社前荷锸争春暖,陇畔扶犁趁晚风。雨泽深邀天地德,耕桑还赖穑人功。京南每出同村叟,总得阳和一气中。
  • 50.《忆畅春园牡丹清朝·康熙晓雨疏疏薄洒,午风习习轻吹。忽念畅春花事,正当万朵开时。
  • 51.《憩小凌河清朝·康熙河水流不息,昼夜去涓涓。昔为征战地,今是豫游年。驻马孤岑外,移舟古岸前。残阳下新柳,约略见春妍。
  • 52.《水淀杂诗四首·其三清朝·康熙衔泥双燕沙际,唤雨单鸠树头。昨夜桃花新水,鲤鱼跃入兰舟。
  • 53.《静明园喜雨清朝·康熙西山初夏玉泉清,暮雨随风满凤城。四野皆沾比屋庆,八荒尽望乐丰盈。
  • 54.《望湖春色·其一清朝·康熙极目平波心水同,烟添媚景日曈昽。湖边淑色年年有,似我澄怀数省躬。
  • 55.《和风细雨清朝·康熙春潭连霢霂,沙岸泊轻舟。鸭绿苔痕静,人閒载酒游。风帆通野望,雨气杂清流。怀保先农事,观耕凤跸留。
  • 56.《黄腊梅清朝·康熙腊后江南得早梅,春迟北地见花开。不随岸柳初眠候,祇伴寒松破冻回。
  • 57.《热河三十六景诗·其四·延薰山馆清朝·康熙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
  • 58.《杨家庄新开中河得顺风观民居漫咏二首·其一清朝·康熙瞬息风帆百里馀,往来数次过淮徐。光阴犹似当年景,自觉频催点鬓疏。
  • 59.《途次网得鲜鱼驰进两宫兼志思慕之诚清朝·康熙千里难承玉陛欢,鲜鳞网得劝加餐。遥知长信开函日,定荷慈颜一笑看。
  • 60.《夜半览本清朝·康熙初冬夜静正三更,宵旰清心勉励精。自愧事繁机不敏,细披章奏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