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的诗词全集、诗集(1156首全)

  • 721.《雨后戏题回文诗清朝·康熙云收晓景霁烟开,曲槛香凝露染苔。分径花光清气爽,纷纷雨思绮文裁。
  • 722.《六十一年春斋戒书清朝·康熙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消。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长养春容盛,宽严...
  • 723.《时巡近郊悯农事有作清朝·康熙芳郊景物丽,淑气扇暮春。灵雨应良节,光风薄嘉辰。省耕已届候,夙驾方来巡。前驱列式道,羽卫罗钩陈。时有田间子,荷耒披车尘。讥诃勿频数,疾苦当咨询。千耦幸终亩,二釜...
  • 724.《口外设屯耕植聚落渐成清朝·康熙沿边旷地多,弃置良非策。年来设屯聚,教以分阡陌。春夏耕耨勤,秋冬有畜积。霜浓早收黍,暄迟晚刈麦。土固有肥硗,人力变荒瘠。山下出流泉,屋后树豚栅。行之无倦弛,定能...
  • 725.《九隘清朝·康熙合沓群峰接,潆洄九隘通。片云晴作雨,高树午多风。碛近扶珠幰,沙平骤玉骢。凌歊何用筑,三伏杪秋同。
  • 726.《再驻龙泉关清朝·康熙高临晴雨外,绝磴似凌空。节物经冬异,关山对月同。龙泉冰未白,雁塞叶初红。历历曾游地,香台在眼中。
  • 727.《夏日山庄·其一清朝·康熙日永炎风盛,纯阴在内含。扶阳求物理,避暑岂幽探。山静清歊热,泉潆照碧岚。随时驻步辇,无著亦无贪。
  • 728.《示诸皇子清朝·康熙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读书须立体,学问更从心。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
  • 729.《修报恩寺塔初毕登之清朝·康熙塔势摇晨旭,凭陵上九霄。琉璃庄净域,金碧启香寮。地俯三山近,江环匹练遥。隔窗云雾起,户户瑞烟飘。
  • 730.《忆陜西·其一清朝·康熙长安城阙昔曾游,黄水名山宛在眸。清渭东流流自在,阳关远去去何休。民稠地险人难化,谷贱年丰信有收。衰老无能再一览,缅怀西顾愈添愁。
  • 731.《南苑行围清朝·康熙苑中閒教阵,无事静论边。不废时苗典,思周天下先。
  • 732.《季冬南苑十首·其二清朝·康熙麦丛还待雪,苑静那看风。平野无尘迹,寒条远近同。
  • 733.《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四首·其三清朝·康熙迟日云烟静,芳春膏泽多。时旸时雨望,祝稔并祥禾。
  • 734.《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其一清朝·康熙风平杨子渡,举棹过长江。暮色林低水,晴光月照窗。
  • 735.《树叶扇清朝·康熙叶绿存生气,香清却暑风。轻摇能夏爽,巧制见人工。
  • 736.《天花清朝·康熙灵山过雨万松青,朵朵缃云摘翠屏。玉笈重缄敕飞骑,先调六膳进慈宁。
  • 737.《白水清朝·康熙乱峰回合古檀州,白水云根一道流。谁信塞垣图画似,凉风斜日放渔舟。
  • 738.《题织图二十三首·其二十二·第二十二图(剪帛)清朝·康熙手把齐纨冰雪清,秋衣欲制重含情。逡巡莫谩施刀尺,万缕千丝织得成。
  • 739.《赐皇子允祐清朝·康熙逆我颜行讨必加,六军严肃静无哗。分营此日如棋布,奋武群看捲塞沙。
  • 740.《新柳清朝·康熙畿内柳丝未出黄,江南柳色已成行。郁金枝上啼莺早,积翠河边待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