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药简介

李百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百药(564年—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唐朝的李百药七岁就会写文章。他的文章和中书舍人陆琇齐名。有一次他的父亲设宴请客,有人谈论起徐陵的文章,说到其中的一句:"收割琅邪的稻谷"。在座的人都不理解,说没有这一回事。李百药在旁边说:"《春秋》记载。禹阝国曾耕种稻谷,禹阝国在琅邪开阳县境内。"大家都惊喜地说:"这个孩子真是神童啊!"李百药从小多病,祖母给他起名叫"百药"。他是名臣的后代。继承了先辈的才能和品德,四海之内的著名人士没有不佩服他的。他文章写得既华美又深刻,尤其擅长写五言诗。不论是砍柴的孩子,还是放牛的儿童,他都赞美歌颂。他告老还乡以后,更加怡然自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后宋朝人为区别萧子显的《南齐书》改为《北齐书》。

  李百药出身于仕宦家庭。父亲李德林字公辅,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参与国史修撰,编成纪传体《齐史》27卷,入隋官至内史令,封安平公,任内又奉诏续修《齐

李百药的诗词

  • 1.《赋礼记唐朝·李百药 玉帛资王会,郊丘叶圣情。重广开环堵,至道轶金籝. 盘薄依厚地,遥裔腾太清。方悦升中礼,足以慰馀生。
  • 2.《赋得魏都唐朝·李百药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 3.《少年行唐朝·李百药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 4.《奉和正日临朝应诏唐朝·李百药 化历昭唐典,承天顺夏正。百灵警朝禁,三辰扬旆旌。 充庭富礼乐,高宴齿簪缨。献寿符万岁,移风韵九成。
查看李百药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