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简介

李慈铭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李慈铭藏书故实

  喜藏书,有藏书室名“越缦堂”、“困学楼”、“苟学斋”、“白桦绛树阁”、“知服楼”等,卧床左右,罗列书柜,并排盆,自称“书可以读,可以赏,二者兼得,其乐无穷”。与大学士周祖培、尚书潘祖荫来往书信密切。其藏书不足万卷,但以精见称。自称“于经史子集以及稗官、梵夹、余、传奇,无不涉猎而模放之”。仅手校、手跋、手批之书有200余种。编纂有《越缦堂书目》,著录书籍800余种;又有《会稽李氏越缦堂书目录》,由龙辑有《越缦堂读书记》,记其阅读书籍990余种。藏书印颇多,自称“书籍不可无印记,自须色、篆并臻妍妙,故选不调朱,收藏家争相矜尚,亦惜书之一事也”。有“越缦堂藏书印”、“白桦绛树阁清客”、“会稽李氏困学楼藏书印”、“萝庵黄叶院落”、“桃花圣解盫”、“道光庚戌秀才,咸丰庚申明经,同治庚午举人,光绪庚辰进士”等数十枚。其《越缦堂日记》对古籍的解释、史料的鉴定考证、人物的评价等,有精到之评;以至本人的经历和对清末政治事件的描述,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学者所重。著《湖塘林馆骈体文抄》、《白桦绛树阁诗初集》、《重订周易小义》、《越缦堂词录》、《越缦堂经说》、《柯山漫录》、《后汉书集解》、《霞川花影词》、《十三经古今文义汇正》等。所藏书于1918年前后由徐惟则、后裔李钟俊整理,有书9 000余册,手稿10余种;1928年售于北京图书馆。

李慈铭的诗词

  • 1.《贺新郎·其十四清朝·李慈铭且作团圞计。有蓬头、翾风房老,恭心獠婢。使指浣衣萱草辈,银鹿青猿差备。争进食、欲令公喜。雪样餈糕花样肉,更黄鸡、玉面淘来腻。京雒食,故乡味。练裳荩箧都搜抵,胜相...
  • 2.《虞美人·其五清朝·李慈铭扁舟行尽山阴道,曲曲青山抱。几重云树几村庄,但见汀洲无数、入斜阳。松杉遮断来时路,舟载浓阴渡。湖山晴绿满年年,知否落花芳草、怨江南。
  • 3.《疏影·其二清朝·李慈铭牵萝小住,借槿篱蔓架,商量逃暑。过了花时,犹有清阴,消得几番梅雨。垂杨金楼无人惜,枉自学、汉宫新舞。最怜数、摺芭蕉,解展绿窗愁绪。多少红芳嫁后,指双鬓渐见,星星...
  • 4.《水调歌头·其一清朝·李慈铭山色不知处,出郭便苍然。柳阴遮断尘境,久住合成仙。更割莼湖半顷,荡得吟楼如水,人影碧于烟。倚镜和瑶笛,擘脯奏冰弦。坐鸥矶,租鹤径,买渔船。相携裙帢,兰夜围烛斗蛮...
查看李慈铭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