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海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主要成就

  李德裕在会昌年间担任宰相,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他的政绩主要有:

  ●反击回鹘:回鹘以供养太和公主为名要求借取天德军,并侵扰唐朝边境。李德裕坚决予以反击,他征调六镇兵力,让石雄奇袭乌介可汗,并将太和公主夺回。

  ●平定泽潞:会昌年间,刘稹请求袭任泽潞节度使,但李德裕坚决反对。他采用分化瓦解的方略,孤立泽潞镇,同时又征调成德、魏博、河东等藩镇兵,合兵进攻泽潞,最终平定泽潞之乱。

  ●加强相权:李德裕提出“政归中书”,保证宰相确有辅弼之权,但又认为宰相在位时间不宜过长,建议限制宰相的任期。他还恢复了中书舍人参与台阁常务的权力。

  ●抑制宦官:李德裕提高相权,便不可避免的限制了宦官的权力。他还曾与枢密使杨钦义、刘行深商议,不许监军宦官干预军政,并限制其卫兵人数。终武宗一朝,宦官始终不能干政。

  ●裁汰冗官:李德裕认为“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他为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命吏部郎中仲郢裁减州县官吏,罢斥冗吏两千余人。

  ●储备物资:李德裕曾建议设置备边库(后改名为延资库),户部每年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使司、盐铁使司每年分别储入钱帛十三万缗匹,到第二年则减少三分之一,各道进奉的助军财货也一概储入,并以度支郎中主管此事。

  ●禁毁佛教:在会昌灭佛中,李德裕的态度坚定而严厉。当时五台山僧徒多拒绝还俗,逃奔幽州。李德裕向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施压,张仲武只得严禁“游僧入境”。主客郎中韦博认为毁佛太过,也被外放为灵州道节度副使。

李德裕的诗词

  • 1.《忆葛胜木禅床唐朝·李德裕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 2.《双碧潭唐朝·李德裕 清剡与严湍,潺湲皆可忆。适来玩山水,无此秋潭色。 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迟迟洲渚步,临眺忘餐食。
  • 3.《怀京国唐朝·李德裕 海上东风犯雪来,腊前先折镜湖梅。 遥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宫人画诏回。
  • 4.《述梦诗四十韵唐朝·李德裕 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 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 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 重...
查看李德裕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