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朝简介

林光朝的诗词曲代表作

林光朝(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民军。召为国子祭,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林光朝人物生平

  光朝少时力学知书,有声誉。绍兴五年(1135),赴礼部试落第。八年(1138),再试礼部不第。在回家途中,听说吴中陆景端(字子正)曾经受学于尹焞,于是就留在钱塘从陆景端学,致力于圣贤践履学问的研究。通贯六经、百家,一言一动都以礼为准则。

  宋绍兴九、十年间(1139~1140),光朝由钱塘返莆,“开门教授”。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下于黄石东井“红泉宫”办“红泉义学”,供馆谷给四方来学的人。各地从他学习的每年不下数百人,被称为“南夫子”。他平生不喜著书,只把从师得到的圣贤精细之意,口授学生,使学生心通理解。他曾经说:“道之全体,存乎太虚,六经既发明之,后世注解固已支离,若复增加,道愈远矣。”其间,曾到城“松隐精舍”、金山“蒲弄书堂”和福清海口“龙山书院”讲学,教学时间前后达二、三十年之久。

  隆兴元年(1163),光朝年已五十,始以进士及第授左迪功郎,调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司户参军。上任前,孝宗召他谈话,他在应对中提及以潜邸恩侥幸进用的曾觌、龙大渊二人的罪行,孝宗不悦。改以左承奉郎任永福知县。

  乾道五年(1169年),《四朝会要》书成,调光朝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八年(1172),升任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1173),张说再任签书枢密院事,光朝不去致贺,被外调任广西提点刑狱。淳熙元年(1174),改调广东提点刑狱。不久,召回任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

  淳熙四年(1177),孝宗到国子监听光朝讲解《中庸》,赞不绝口,面赐金紫,升任中书舍人兼侍讲。当时吏部郎谢廓然由曾觌推荐,赐同进士出身,任殿中侍御史,任令预由中书经办,光朝愕然说:“是轻台谏,羞科目也!”。拒绝办理。孝宗知他执意不办,命他暂代工部侍郎。他辞不就职,请求外调,于是以朝散郎充集英殿修撰,任婺州知州。又以老病不能去,改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淳熙五年(1178),卒,终年64岁,谥文节。

林光朝的诗词

  • 1.《冬至宋朝·林光朝 横枝冻雀昨夜死,水底黏鱼吹不起。小伶切玉孤凤愁,九寸之管传生意。舞雩山下逢丈人,植杖无语空逡巡。再拜丈人欲识桑麻生长力,鬼蝶翻覆梅花春。我於万物亦一物,何时春...
  • 2.《同张明府游国清湖·一夕湖春欲动宋朝·林光朝 一夕湖春欲动,便从湖尾穿蒲弄。层波赤鲤不易得,纵有苓箵何所用。未应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无。不然汗漫十日走重湖,更数大孤连小孤。
  • 3.《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宋朝·林光朝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蜡我犹堪。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更好探。
  • 4.《徐广文生朝·盘古一笑鸿濛开宋朝·林光朝 盘古一笑鸿濛开,神马负图从天来。八卦旋转六十四,黄钟是为元气胎。雷斧未动百泉缩,江上早见春风回。况当九日得阳数,太白之精随斗魁。徐卿有子何绝奇,熊罴惊梦初得之...
查看林光朝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