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简介

李益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
  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孟门参军、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年)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李益的诗词

  • 1.《山鹧鸪词唐朝·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 2.《赋得垣衣唐朝·李益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 3.《北至太原唐朝·李益 炎祚昔昏替,皇基此郁盘。玄命久已集,抚运良乃艰。 南厄羊肠险,北走雁门寒。始于一戎定,垂此亿世安。 唐风本忧思,王业实艰难。中历虽横溃,天纪未可干。 圣...
  • 4.《哭柏岩禅师唐朝·李益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查看李益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