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简介

李冶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李冶生平

  李冶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六岁那年,曾写下一首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 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而这也不幸被他父亲言中(原文: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她的《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其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

李冶的诗词

  • 1.《寄校书七兄唐朝·李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 2.《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唐朝·李冶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 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 3.《道意寄崔侍郎唐朝·李冶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 4.《相思怨唐朝·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查看李冶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