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简介

吕祖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家世显赫

  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三月十七日(1137年4月9日)。他出身官宦世家。九世祖吕梦奇,唐末五代时东莱人,曾任后唐户部侍郎,乃吕蒙正、吕蒙亨之祖父;八世祖吕龟祥,殿中丞,知寿州,遂家于寿州;七世祖吕蒙亨,官至大理寺卿,其从父兄吕蒙正,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六世祖吕夷简、五世伯祖吕公弼、五世祖吕公著,皆曾入朝为宰相。高祖吕希哲,自其以下,包括曾祖吕好问、伯祖吕本中、祖吕弸中、父吕大器等,皆为朝廷命官。如此一代一代连续不断地在朝为官,在宋以前和以后的历朝中不多见。

  吕氏家族除官位显赫外,学业上也颇

  尽管吕祖谦一生屡遭不幸,但在学业上体现的那种宽宏函容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仍使他独树一帜,成为南宋一位重要学者和思想家。清代学者全祖望在校补《宋元学案》的过程中,很能发现吕祖谦为学的特点,他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他还说:“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纪其偏,宰相之量也。”这确是吕祖谦的风格和为学特点,而表现这一风格和为学特点的,莫过于他促成了朱、陆的“鹅湖之会”。

  所谓“鹅湖

吕祖谦的诗词

  • 1.《向运使挽章宋朝·吕祖谦 戟衣翻户映庭槐,使节州符未展才。文献定知丞相似,渊源还自洛阳来。异端惑世浓於酒,古学违时冷若灰。从此湖人识丧礼,凛然治命手亲裁。
  • 2.《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内助功推冠宋朝·吕祖谦 内助功推冠,名成父子间。中原遗俗尽,旧族素风还。石窌天开邑,宫门日缀班。光华竟何许,夕照在西山。
  • 3.《许由宋朝·吕祖谦 许由不耐事,逃尧独参寥。行至箕山下,盈耳康衢谣。谓此汙我耳,临流洗尘嚣。水中见日驭,劳苦如尧朝。尧天接山际,尧云抹山椒。谁云能避世,处处悉逢尧。
  • 4.《李粹伯侍御母夫人挽章·对仗峩冠日宋朝·吕祖谦 对仗峩冠日,鲸牙汹九渊。堂萱不改色,台柏故参天。共识吾君圣。今知此母贤。丁宁刘子□,□事一时编。
查看吕祖谦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