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779~847)唐穆宗、文宗时宰相。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著名的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与李宗闵、皇甫湜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得高第。三人策文指斥时政,触犯宰相李吉甫。结果,主考官和复审官都被贬谪;僧孺授伊阙尉,在元和朝不得志。后来,僧孺、宗闵与李德裕(吉甫子)等纷争数十年,这次科场案是个起因。
穆宗即位,僧孺累迁户部侍郎,因拒绝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韩弘的贿赂,获得穆宗赏识。当时,李吉甫的政敌李逢吉为相,长庆二年(822),逢吉排挤翰林学士李德裕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唐中叶,鄂州(州治江夏县,在今武汉市武昌区)成为东南贡赋转运中心,地位日显重要。宝历元年(825),唐敬宗命宰相牛僧孺出任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领鄂、岳、蕲、安、申、光等6州。牛僧孺在鄂6年,裁撤冗员,整肃吏治,减轻民赋,颇有政声。其间,他奏请废沔州,并汉阳、汉川于鄂州,开始将汉阳、江夏纳入同一行政区。江夏县原为土城,牛僧孺分期将其建为砖城,使之北临沙湖,南抵紫阳湖,规模空前宏大,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物生平
牛僧孺(779~847),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在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 《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贞元二十一年(805)僧孺登进士第。他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科场案中,所作策文触犯宰相李吉甫,在元和朝不得志。这次科场案是以后纠葛40余年的牛李党争的起因。
穆宗时,牛因拒绝贿赂,获得穆宗赏识。当时,李吉甫的政敌李逢吉为相,长庆二年(822),逢吉排挤李德裕(吉甫子)出任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引僧孺为同平章事。文宗大和三年(829),僧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