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简介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东遗民、南武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丘逢甲诗歌成就

  丘逢甲一生共写过5000余首,传世的现尚有3000余首,其中“怀台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情深意切,绝无无病呻吟之弊,故能辗转传抄,广为传诵。即使在100余年后的今天,人们读他的诗集,仍能激发爱国热情,如临其境。当然,除了真情实感外,“乐宁才子”的作诗技巧同样是相当高超的。江泉的《丘仓海传》对此曾概括道:“仓海暨内渡……日以赋诗为事,而故国之思,以及郁伊无聊之气,尽托于诗。诗本其夙昔所长,数十年来复颠顿于人事、世故、家国、沧桑之余,皆足以锻炼而淬砺之。其所为诗,益苍凉慷慨,有《渔阳参挝》之声。又如飞免骠袅,绝足奔放,平日执干戈卫社稷之气概,皆跃然纸上。”梁启超的《饮室诗话》中对这种豪放激越、震撼人心的诗同样有很高的评价,并称丘逢甲为“诗界革命一巨子”。

丘逢甲的诗词

  • 1.《题黄生印谱·其二清朝·丘逢甲五洲莽莽起风云,待扫亡秦旧篆文。留与他年添印谱,九头狮纽大将军。
  • 2.《钟髯歌赠钟生清朝·丘逢甲英雄困厄竖子贵,丈夫灭尽须眉气。钟生乃独以髯豪,况复奋髯敢论事。少年浩歌苍梧怨,地老天荒写幽恨。掉头不住出国门,濩落故山髯尚健。髯参不为为髯仙,沧桑转眼年复年。...
  • 3.《意溪访陆处士故居四首·其二清朝·丘逢甲 江头扶醉想高歌,菊径松庐野意多。毕竟红尘无路隔,此溪曾过郭青螺。
  • 4.《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六清朝·丘逢甲峨峨贵人山,下有贵人村。桓桓陈将军,将乃出将门。七闽拓为八,千里张军屯。至今漳之人,庙祀丰鸡豚。英灵及台岛,歌舞陈清樽。我昔瞻遗像,冕旒抑何尊?想见辟土时,仗钺...
查看丘逢甲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