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简介

施闰章的诗词曲代表作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人。字尚白,一字屺,号愚,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渊》等。
 

施闰章文学创作

  施闰章祖、父都是理学家,他则以诗名噪清初。施闰章与宋琬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合称为“清初六家”,又与高咏、梅庚、梅清、梅文鼎、沈泌诸子创立“宣城体”自建一帜,其主张学术与文学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以“醇厚”为则,追求“清深”诗境和“朴秀”貌、语言简净、句调整严等特征,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清真雅正”的艺术特色,雄踞清初文坛十年之久。

  所著《蠖斋诗话》主张“诗有本”、“言有物”,反对“入议论”,推尊唐人,反对宋诗。王士祯论康熙时诗人,将他与宋琬合称“南施北宋”,认为施闰章的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人之旨”(《池北偶谈》),甚至把施氏“秋风一夕起”律诗与“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相提并论。不过王士祯所推重的主要是施闰章的五言近体,即晚年取径“王孟风致”的作品。这类诗虽然写得空灵凝炼,意境悠深,但内容未免单薄狭隘,诗中多表现封建士大夫孤芳自赏情绪。赵翼讥刺他“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气”(《瓯北诗话》)。

  施闰章比较关注现实的作品,是他中年游学京师、奉使桂林、提学山东、分守湖西时所创作的古风,五言如《抵桂林》、《大阬叹》、《源□》、《临江悯旱》、《新谷篇》、《铜井行》、《壮丁篇》,七言如《老女行》、《海东谣》、《弹子岭歌》、《万载谣》、《舆无夫行》,乐府如《上留田行》、《浮萍兔丝篇》、《鸣曲》、《抱女》、《病儿词》等。在这些作品中,清朝军队的杀掠,赃官酷吏的横行,战乱、天灾、赋税交相煎逼下农村的荒凉凋敝,各业百姓的深重苦难,尤其是妇女的悲惨遭遇,都得到一定的反映。

  施闰章古文学欧阳修苏轼魏禧,评论说“意静气朴”(《愚山先生集序》),以辨析理学及论修史之作写得最为精致,不过内容平庸的传志序跋太多,不能与他的诗歌相提并论。张裕钊在《国朝三家诗钞》中,将郑珍和施闰章、姚鼐并列为清代三代诗人。

施闰章的诗词

  • 1.《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清朝·施闰章移棹忽闻莺,芳洲此日晴。树阴连野阔,山翠入江明。倚醉亲鱼鸟,行歌答友生。不知春草色,何与故园情。
  • 2.《浮萍兔丝篇清朝·施闰章 李将军言:部曲尝掠人妻,既数年,携之南征,值其故夫,一见恸绝;问其夫已纳新妇,则兵之故妻也。四人皆大哭,各反其妻而去。予...
  • 3.《射乌楼行清朝·施闰章越王城边乌哑哑,射乌楼头乌不下。周侯破寇此城头,到今杀气城乌愁。先皇丙申岁七月,寇来海畔盈山丘。疾如长鲸吞巨舟,城中号哭声啾啾。侯方解官听吏议,推守要害来乌楼。...
  • 4.《上天竺双桧峰清朝·施闰章昔闻九里松,夹路响清濑。今寻双桧峰,壁立众山外。危磴垒丹梯,阴霞成紫盖。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人生若飞箨,倏与流飙会。濡首尘坱间,宁识沧洲大。乘风叩阊阖,浮云...
查看施闰章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