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池简介
司马池(980—1041)北宋官员。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之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兼侍御史知杂事,更三司副使。知河中府,历同州、杭州、虢州、晋州。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
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司马孚的后代司马阳是东征大将军,死后葬在安邑澜洄曲(今山西夏县涑水)。从此,司马池世代成为夏县人。司马池的高祖至祖父五代因唐末五代内乱没有做官。祖父司马政做官,死后赠太子太保。父亲司马炫做官死后赠太子太傅。司马池幼年丧父,当时家庭相当富有,财产达数十万贯。可司马池专心读书,把家产全部让给伯父、叔父们。
《宋史》载:司马池第一次进京城考进士时,临考前家人捎信告之母亲病故。同窗好友先接到信,怕影响司马池考试,把信藏了起来。司马池预感到家中有不测,夜晚不能入睡。好友不得已才把信给他。司马池得信后豪淘大哭赶回家中。
北严以教子
司马光6岁时,一次,姐姐拿了一个核桃,想去掉它的皮,用石头敲,去不掉,就把它扔了。这时一个婢女看见了,拾了起来,她用滚烫的开水将核桃一烫,再用小刀轻轻一刮,皮就掉了,然后交给了司马光。司马光高高兴兴地拿起这个去了皮的核桃跑了出去。姐姐看见后,好奇地问他核桃皮是怎么去掉的,司马光撒谎说:“是我自己去掉的。”
正巧,父亲司马池从外边回来,一打听情况,知道司马光撒了慌,就把他叫来,严厉地训斥:“小孩怎么能撒谎骗人呢?”司马光听到父亲威严的声音,知道自己错了,就低声地说:“孩儿以后再也不撒谎了。”
司马池听到儿子的回答,转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