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的诗词全集、诗集(1762首全)

  • 481.《次韵答陈正叔二首·田宅荒凉去复来宋朝·王安石田宅荒凉去复来,诗书颜发两尘埃。忘机自许鸥相狎,得祸谁期鹤见媒。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 482.《何处难忘酒二首·其二宋朝·王安石何处难忘酒,君臣会合时。深堂拱尧舜,密席坐皋夔。和气袭万物,欢声连四夷。此时无一盏,真负鹿鸣诗。
  • 483.《何处难忘酒二首·其一宋朝·王安石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
  • 484.《跃马泉宋朝·王安石古水缩蛟螭,憎山欲隳突。山只来伐之,半岭跳啮膝。玉珂鸣塞空,组练光照日。崩腾赴不测,一陷常万匹。神战异人间,千秋为儵忽。泉旁往来客,夜寄幽人室。但听鸣萧萧,何由...
  • 485.《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宋朝·王安石千骑东方占上头,如何误到北山游。清明若睹兰亭月,暖热因忘蕙帐秋。投老始知欢可惜,通宵豫以别为忧。西归定有诗千首,想肯重来贲一丘。
  • 486.《雨花台宋朝·王安石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 487.《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宋朝·王安石箨龙将雨绕山行,注远投深静有声。云涌浴槽朝自暖,虹垂斋镬午还晴。铜瓶各满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神力可嗟妨智巧,桔槔零落便苔生。
  • 488.《句·青山扪虱坐宋朝·王安石青山扪虱坐,黄鸟侠书眠。
  • 489.《仲明父至宿明日遂行宋朝·王安石初登张公门,公子始冠帻。於今见公子,与我偕鬓白。山林坐语笑,宛我在公侧。岂惟貌如之,侃侃有公德。忆公营濑乡,许我归作客。我归公既逝,惆怅难再得。得子如得公,交怀...
  • 490.《公辟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叹仰宋朝·王安石青丘神父能为政,碧落仙翁好作诗。旧事齐儿应共记,新篇楚老得先知。怀砖大岘如迎日,供帐阊门胜去时。若与鸱夷斗百草,锦囊佳丽敌西施。
  • 491.《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宋朝·王安石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独我尚留真有命,天於人欲本无私。
  • 492.《朝日一曝背宋朝·王安石朝日一曝背,欣然忘夜寒。樵松煮涧水,既食取琴弹。弹作南风歌,歌罢坐长叹。寤彼栖栖者,遗世良独难。
  • 493.《过皖口宋朝·王安石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
  • 494.《句·萧萧搏黍声中天宋朝·王安石萧萧搏黍声中天,漠漠舂锄影外天。
  • 495.《句·哀俗易高名已振宋朝·王安石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险难尽学须强。
  • 496.《秃山宋朝·王安石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
  • 497.《得曾子固书因寄宋朝·王安石始吾居扬日,重问每见及。云将自亲侧,万里同讲习。子行何舒舒,石望已汲汲。穷年梦东南,颜色不可挹。仁贤岂欺我,正恐事维絷。严亲抱忧衰,生理赖以给。不然航江外,天寒...
  • 498.《嘲叔孙通宋朝·王安石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论。诸君可笑贪君赐,便许当时作圣人。
  • 499.《送纯甫如江南宋朝·王安石青溪看汝始蹁跹,兄弟追随各少年。壮尔有行今纳妇,老吾无用亦求田。初来淮北心常折,却望江南眼更穿。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
  • 500.《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几年相约在林丘宋朝·王安石几年相约在林丘,眼见京江更阻游。遗我珠玑何以报,恨无瑶玉与公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