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源简介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又字少羲。晚年自署柳塘,祖籍厦门,台南安平人。父亲汪翁牛,母亲吴氏凤。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汪春源作为台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风云》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汪春源又恰是台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辛亥革命后,定居鼓浪屿。著有《柳塘诗文集》。

  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清廷《马关条约》割台议和,汪春源作为台湾举人,正在京城准备考进士,他是最早参与上书反对的,《台湾风云》作者阎延文博士称之为“公车上书第一人”;另外,汪春源又恰是台湾历史上的最后一名进士。

  1886年由曾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选入海东书院,和诗人丘逢甲、许南英(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之父)等人同窗攻读,一同加入海东吟社把酒赋诗,这一年他才16岁。1888年,他和爱国诗人丘逢甲到福州赶举,同榜高中。

  1895年春,25岁的汪春源赴京赶考。风华正茂、踔厉风发的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士之位是唾手可得的。然而,4月17日,清朝特命全权

汪春源的诗词

  • 1.《补祝叔臧先生四十双寿·清朝·汪春源在山泉水清如许,横海风涛幻亦奇。入社名流皆北面,传觞盛会又南皮。弄孙喜点汾阳颔,偕老欣齐德曜眉。愧我却超刚入幕,效颦聊晋祝延诗。
  • 2.《留园雅集席上即事清朝·汪春源非步陈思赋七哀,骚坛白战两行开。下风如我甘长拜,尽有风流似玉台。
  • 3.《新竹郑慧修贞孝女挽诗清朝·汪春源不字香闺廿六年,皎然贞孝达于天。慈航有路同成佛,素璧无瑕合證禅。慈梓祇应传故迹,蓼莪未忍读终篇。红楼勘破繁华梦,百级浮图火底莲。
  • 4.《和移居韵答公愚即以送行清朝·汪春源忆昔琴樽共细论,剪灯夜话雨声喧。吟诗争写鸡林贾,著赋何嫌犊鼻裈。处士风流携鹤侣,骚人韵事住鸥村。故园秋菊多佳色,犹记餐英楚客魂。棉兰深处读书堂,记否家山荔子香。...
查看汪春源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