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简介

王沂孙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王沂孙生平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经常与周公谨、唐玉潜等人相倡和,著有词集《外集》。

  至元年间,为庆元路学正。

  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也仍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王沂孙的诗词

  • 1.《三姝媚·红缨悬翠葆宋朝·王沂孙 红缨悬翠葆。渐金铃枝深,瑶阶花少。万颗燕支,赠旧情、争奈武珠人老。扇底清歌,还记得、樊姬娇小。几度相思,红豆都销,碧丝空袅。 芳意荼コ开早。正夜色瑛盘,素蟾...
  • 2.《如梦令·妾似春蚕抽缕宋朝·王沂孙 妾似春蚕抽缕。君似筝弦移柱。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 归去。归去。遥指乱云遮处。
  • 3.《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宋朝·王沂孙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人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
  • 4.《一萼红·石屋探梅宋朝·王沂孙思飘飘。拥仙姝独步,明月照苍翘。在候犹迟,庭阴不扫。门掩山意萧条。抱芳恨、佳人分薄,似未许、芳魄化春娇。雨涩风悭,雾轻波细,湘梦迢迢。谁伴碧尊雕俎?笑琼肌皎皎,...
查看王沂孙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