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守仁(1472年10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的古文典籍

王守仁的诗词全集、诗集(379首全)

  • 61.《罗旧驿明朝·王守仁 客行日日万峰头,山水南来亦胜游。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蛮烟喜过青杨瘴,乡思愁经芳杜洲。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 62.《别希颜二首·其一明朝·王守仁 中岁幽期亦几人,是谁长负故山春?道情暗与物情化,世味争如酒味醇。耶水云门空旧隐,青鞋布袜定何晨?童心如故容颜改,惭愧年年草木新。
  • 63.《又次陈惟浚韵明朝·王守仁 四山落木正秋声,独上高峰望眼明。树色遥连闽峤碧,江流不尽楚天清。云中想见双龙转,风外时传一笛横。莫遣新愁添白发,且呼明月醉沉觥。
  • 64.《诸生来明朝·王守仁 简滞动罹咎,废幽得倖免。夷居虽异俗,野朴意所眷。思亲独疚心,疾忧庸自遣。门生颇群集,樽单亦时展。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腼。林行或沿涧,洞游还陟巘。月榭坐鸣琴,云...
  • 65.《山中懒睡四首·其四明朝·王守仁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 66.《天心湖阻泊既济书事明朝·王守仁 挂席下长沙,瞬息百馀里。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龃龉。暝泊后江湖,萧条旁罾垒。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翼午风益厉,狼...
  • 67.《山中示诸生五首·其四明朝·王守仁 池上偶然到,红花间白花。小亭閒可坐,不必问谁家。
  • 68.《重游无相寺次韵四首·其二明朝·王守仁 人迹不到地,茆茨亦数间。借问此何处?云是九华山。
  • 69.《南浦道中明朝·王守仁 南浦重来梦里行,当年锋镝尚心惊。旌旗不动山河影,鼓角犹传草木声。已喜闾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徵。迂疏何有甘棠惠,惭愧香灯父老迎。
  • 70.《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其五明朝·王守仁 器道不可离,二之即非性。孔圣欲无言,下学从泛应。君子勤小物,蕴蓄乃成行。我诵穷索篇,于子既闻命。如何圜中士,空谷以为静?
  • 71.《睡起偶成二首·其一明朝·王守仁 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 72.《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二明朝·王守仁 野人权作青山主,风景朝昏颇裁取。岩傍日脚半溪云,山下声声一村雨。
  • 73.《山僧明朝·王守仁 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
  • 74.《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明朝·王守仁 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著鬓毛。
  • 75.《南宁二首·其一明朝·王守仁 一驻南宁五月馀,始因送远过僧庐。浮屠绝壁经残燹,井灶沿村见废墟。抚恤尚惭凋弊后,游观正及省耕初。近闻襁负归猺獞,莫陋夷方不可居。
  • 76.《书扇面寄馆宾明朝·王守仁 湖上群山落照晴,湖边万木起秋声。何年归去阳明洞,独棹扁舟鉴里行?
  • 77.《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明朝·王守仁 有渔者歌曰:「渔不以目惟以心,心不在鱼渔更深。北溟之鲸殊小小,一举六鳌未足歆。」敢问何如其为渔耶?曰:「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太和为饵,天地为舫。絜之无意...
  • 78.《送惟乾二首·其一明朝·王守仁 独见长年思避地,相从千里欲移家。惭予岂有万间庇?借尔刚馀一席沙。古洞幽期攀桂树,春溪归路问桃花。故人劳念还相慰,回雁新秋寄彩霞。
  • 79.《元夕雪用苏韵二首·其二明朝·王守仁 寒威入夜益廉纤,酒瓮炉床亦戒严。久客渐怜衣有结,蛮居长叹食无盐。饥豺正尔群当路,冻雀从渠自宿檐。阴极阳回知不远,兰芽行见发春尖。
  • 80.《芙蓉阁二首·其一明朝·王守仁 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