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简介

赵桓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桓(1100年―1156年),即宋钦宗(1126年—1127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
赵桓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赵桓生平

  赵桓,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宋钦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为乾龙节,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恭显皇后王氏。纳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之女朱琏为太子妃。在金兵大举入侵汴京(今河南开封)之际,宋徽宗禅让帝位,赵桓被迫即位,是为宋钦宗。他是历史上懦弱无能的昏君,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最终被金人俘虏去贬为庶人。

  宣和七年(1125年),赵桓受父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求和。
金国趁此机会于靖康二年(1127年)南下渡黄河破宋京东京(今开封),史称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二年(金朝天会五年)(1127年),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着宋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金人用刀割裂他的咽喉,金人册封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史称张楚或伪楚),北宋灭亡。

  七月,二帝被俘北上,迁到燕京,天会六年(1128年)抵达金上京会宁府。二帝著素服跪拜金太祖庙,行「牵羊礼」,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金太宗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宋钦宗为重昏侯,二帝迁往韩州(吉林省梨树县北偏脸城)。天会八年(1130年)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八年后,即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宋徽宗驾崩于五国城。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战派完颜宗弼率领金国军队南侵,先在开封正南的顺昌败于刘錡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颍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敕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完颜宗弼开始转向接受议和。

  皇统元年(1141年) 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驾崩的宋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宋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宋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宋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侮辱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郡望作为封号,以示尊重。同时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錡、杨沂中等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除夕(1142年),南宋朝廷杀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宋徽宗棺椁归宋。离行时,宋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宋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着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但是宋高宗因为自己已经绝後(宋高宗之子宋孝宗是养子),不想让宋钦宗或其子孙即承帝位,所以宋钦宗到死也没能回到宋。而韦贤妃晚年果真有眼疾,瞎了一只眼睛。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绍兴26年(1156年),宋钦宗驾崩。关于死因,众说纷纭,传说为金朝皇帝陵王完颜亮叫56岁的宋钦宗和54岁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去比赛球,宋钦宗从上跌下来,被乱践而死。五年后,即绍兴三十一年(正隆六年,1161年)宋钦宗死讯传到南宋,这使得对宋钦宗驾崩于1156年还是1161年也产生争议。庙号宋钦宗,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赵桓的诗词

  • 1.《西江月·历代恢文偃武宋朝·赵桓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粲无虞。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
  • 2.《眼儿媚·宸传三百旧京华宋朝·赵桓 宸传三百旧京华。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 ...
  • 3.《西江月·塞雁嗈嗈南去宋朝·赵桓 塞雁南去,高飞难寄音书。祇应宗社已丘墟。愿有真人为主。 岭外云藏晓日,眼前路忆平芜。寒沙风紧泪盈裾。难望燕山归...
查看赵桓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