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简介

潮州市,简称“潮”,广东省辖地级市,汕潮揭都市圈城市,潮州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广东省东部门户城市,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漳州市交界,西、南、北分别和粤东的揭阳市、汕头市、梅州市接壤。辖区总面积3613.9平方千米(其中域面积5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6千米)。截至2022年10,潮州市下辖2个区、1个县。截至2022年末,潮州市常住人口257.56万人,城镇人口166.92万人,城镇化率64.81%。

潮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授予的“世界工夫文化之乡”,是隋代经略台湾的始发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潮州八景和潮州新八景等景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瓷都,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重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中国食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潮州菜之乡、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革命老区苏区、潮人祖地、海滨邹鲁、畲族文化发源地、潮州文化发祥地、华侨之乡、港澳台同胞祖籍地之一。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

潮州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粤东沿海的揭阳、潮州、汕头三市这片地域,近现代名称潮汕,潮汕三市历史上长期同属一个地级政区,自秦汉隶属古揭阳县辖地,自隋代隶属潮州府辖地,1991年汕头市域分设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许南英·潮州的古诗词(共3首)

许南英(1855~1917) ,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清台湾府人。早年成立「闻 学舍」,以教书为业,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光绪十六年(1890)登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后返台南,管理「圣庙乐局」事务,并参与垦土化番之职。光绪二十年(1894)应唐景崧聘,协修《台湾通志》。乙未(1895)之役,任台南「筹防局」统领,募集兵勇抗日,后知事无可为,乃将私蓄尽数散给部下后离台内渡。初抵厦门,转向汕头、鮀浦等地,后为生计赴南洋,不顺遂,返国后入都供吏部,自请开去兵部职务,降换广东知县。其后又分任广东乡试阅卷分校、佛税关总办、徐闻、阳春、三水等地知县、福建龙溪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林尔嘉(叔臧)的介绍下,到苏门答腊棉兰为张鸿南撰写传略,后因痢疾病逝于寓所。许南英在台南时曾参与崇正社、浪吟社,与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陈望曾等人唱和往来;乙未后,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