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题授衣读书稻田隅图

词牌名点绛唇|朝代:清朝|作者:厉鹗|

片雨斜阳,柳阴濯足看行水。世间良计,识字耕夫耳。

风约世萍,又向芜城会。推书起。酒阑无味,为我言田意。

猜您喜欢

  •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朝·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春游二林寺唐朝·白居易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是灵山客。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牙,阴窦泄泉脉。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身闲易澹泊,官散...
  • 3.《江上唐朝·李商隐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 4.《送翁修撰宋朝·许景衡天上曾三接,人间第一流。云章颁召节,锦里送行舟。急雨千山暮,回风五月秋。红旗犹可识,宾吏满江头。
  • 5.《惜分飞·程村感事作惜分飞词五十阕为殿一章清朝·王士祯生小卢家堂里住。解诵班姬捣素。花底曾相遇。两情脉脉银湾渡。九十春光花满树。狼籍宵绵雨。欲问相思路。伯劳飞燕东西去。
厉鹗的诗词曲代表作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