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好时节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猜您喜欢

  • 1.《清江引·惜别其二元朝·贯云石玉人泣别声渐杳,无语伤怀抱。寂寞武陵源,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
  • 2.《九日登大理玉局山元朝·李伯强海风吹晓上层台,玉局仙人安在哉。一带河山无限好,百年怀抱此时开。菊从雨后都开遍,雁到秋深不肯来。一曲浩歌归去晚,夕阳人影共徘徊。
  • 3.《穆清堂元朝·刘绍嘉木缭周垣,曲地荫丛薄。华堂澹初旭,昭昭纷沃若。鸣弦写幽旷,属咏接芳酌。风至穆以清,高兴荡喧浊。因怀柴桑远,道在匪冥漠。感物时自欣,千龄兹有托。
  • 4.《黄山七景·其六·汤泉明朝·佘翔山中赤水泻蓬壶,水底元珠竟有无。濯发振衣堪谒帝,长生殿里合灵符。
  • 5.《风入松·听国工弹弦索清朝·杜文澜丝丝疏雨泣梧桐。寒玉碎玲珑。千秋难解相思索,被繁弦、散入春风。夜月窥人半醉,离怀著酒初浓。廿年心事逐云空。灯影乱愁中。当时只厌清歌永,到追寻、又惜匆匆。恰似江南...
元稹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