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道场山寺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绝顶秋气清,危栏凭树杪。
仰窥清汉近,下视群峰小。
空池生夜月,风枝鸣宿鸟。
吟坐不成寐,疏钟起将晓。

猜您喜欢

  • 1.《赋灵碧石山子元朝·吴当卷石重拱璧,致之果何从。隐几当翠微,娟娟秀芙蓉。艮岳玄雾温,香炉紫烟重。五老不可见,令我忆鳌峰。
  • 2.《明朝·王玉峰他那里军驰马骤疾如箭。不移时怕撞过了郊关地面。小生:我自理会得。叫军校。赏他酒米猪肉羊肉。你暂去歇息者。小旦介:俺这里尽残生。落得这一顿饱餐。恰才好着意用兵机。...
  • 3.《望彭蠡宋朝·严粲万壑气交会,今知楚泽雄。水明才辨树,雾合忽迷空。远浦沈初月,孤舟乱去鸿。阑干已愁思,渔唱入蘋风。
  • 4.《读禅要法宋朝·释德洪天王如来现于世,文殊思往问法义。便遭贬向铁围山,须臾复摄文殊至。文殊拜起依位住,问我此谪坐何过。佛言汝自堕艰难,故起现行为不可。佛边女子名离意,端然入定方七岁。...
  • 5.《南歌子·其四·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明朝·李元鼎兔魄方滋露,蟾光独夜明。帘纤细雨湿霓旌。何事寒官寂寞,锁高深。吹彻烦弦管,澄鲜赖甲兵。凯歌风送斗斜倾。为看清辉依旧,海氛平。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