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猜您喜欢

  • 1.《柏林寺南望唐朝·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东南 一作:西南)
  • 2.《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宋朝·周密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
  • 3.《偶咏宋朝·洪朋黄鸟馀秋声,红菊作秋艳。一室得自娱,四时本无念。
  • 4.《得萧汉卿诗却寄明朝·佘翔老去栖迟五柳门,双鱼谁复寄江村。数行忽枉怀人句,多病新开对月樽。海上甘棠歌父老,天涯芳草怨王孙。风流旧结青溪社,萍梗重逢未可论。
  • 5.《清溪清朝·王士祯蛮云漏日影凄凄,夹岸萧条红树低。好在峨眉半轮月,伴人今夜宿清溪。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