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本性澄明万古同,滔滔润物信无穷。
百川奔注归沧海,五服安居赖禹功。
动带晚风冲岛屿,静涵秋色混虚空。
浮舟葬骨成何事,范蠡知机伍相忠。

猜您喜欢

  • 1.《君马黄唐朝·李白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 2.《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其六明朝·王渐逵一堕尘踪已廿年,归来犹得伴群仙。舞鸾迥鹤知何世,瑶草琪花别有天。
  • 3.《挽右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孙公二首·其二宋朝·刘挚枢极元丰议,人犹记话言。载来筹庙幄,遂见偃戎轩。一品哀仪重,三司锡命尊。绸缪承晚契,挥涕望西原。
  • 4.《草庐三顾·其一明朝·江源万古乾坤此卧龙,王孙三顾走隆中。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
  • 5.《病归留别诸友次浚川韵明朝·何瑭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沈水烟消荻帘捲,绿槐高处一蝉唫。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