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江色杳无极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圆|
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
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
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

猜您喜欢

  • 1.《赠嵩山焦炼师唐朝·李白嵩丘有神人焦炼师者,不知何许妇人也。又云生于齐梁时,其年貌可称五六十。常胎息绝谷,居少室庐,游行若飞,倏忽万里。世或传其入东海,登蓬莱,竟莫能测其往也。余访道少...
  • 2.《苟夫人墓明朝·王士衡胜代凌凌数尺坟,乡人过者亦知尊。祭田喋喋多何在,塳户看看一尚存。南海族惟吝展墓,西州甥不避由门。可怜世事殊非古,独对青山望白云。
  • 3.《将赴洞庭故里诸公赠别次韵奉酬二首·其二明朝·朱用纯□□自分一畸人,旧好寻思转怆神。雨里话深闻雁夜,风前坐久看花晨。帆蒲尚挂娄江雪,杯蚁先浮震泽春。魂梦不愁波浪阔,故山常自接音尘。
  • 4.《诸葛瑾明朝·江源择所栖身大丈夫,阿兄相蜀子归吴。滔滔汉贼何须数,大耳郎君认得无。
  • 5.《花哀十首·其十明朝·李江秋影荒凉秋月移,金风吹落菊花枝。在机每为夫君下,守己还教妯娌知。主馈千年犹可念,焚黄九土愿无迟。小窗独坐伤情处,秋影荒凉秋月移。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外派重要的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