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盘磴脱交荫,平坛得高岑。高岑坛可攀,哀湍激幽音。

穷源岂坛得,爽气来骎骎。灵润发山骨,沮洳下崖阴。

为问石上苔,妙理谁曾寻。乾坤有乾溢,此水无古今。

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森。东州旱连岁,呼龙动云林。

顾此百丈潭,岂无三日霖。为霖此虽能,鞭策由天心。

日暮碧云合,空山深复深。

猜您喜欢

  • 1.《州桥宋朝·范成大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 2.《宫词·其十四宋朝·周彦质圣主忧勤尽至仁,玉炉清夜拱星辰。谁知漏永虔祈处,不为皇躬只为民。
  • 3.《次韵和酬宋朝·释惟晤战退睡魔重酌茗,再披文卷眩生花。喜逢长夜身虽健,勉和新诗兴未佳。风细猿声清似梵,月明杉影密如麻。腊寒灯炷飞蛾灭,何必殷勤护薄纱。
  • 4.《石头城宋朝·释元肇西风动古情,更上石头城。一片斜阳外,几番曾力争。天青云破碎,草碧鹭分明。寂寞潮回处,如今亦耦耕。
  • 5.《归望山茨有作明朝·汪礼约秋阴自寥廓,况复远林归。一水孤舟入,高天乱叶飞。江云晴稍薄,山日晚犹晖。何事东溪上,行吟老竹扉。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