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潜饮酒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疑冰得火力,郁郁阳春姿。宁灭不肯寒,阳火如松枝。

诗家有醇醪,酿此松中奇。一饮尽千山,枯株彼何为?

所以东坡翁,偃蹇不可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舟泊东流清朝·薛时雨 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夕阳芳草满汀洲。客里莺花繁似锦,春来情思腻于油。兰桡扶梦驻东流。
  • 2.《杂词(癸巳)·其七明朝·王邦畿沉香为栋玉为闾,才子佳人自古誉。云暗几时归李靖,月明今夜嫁相如。一心欲报琼瑶赠,百两何劳玳瑁车。户外众星何历历,横塘秋落下芙蕖。
  • 3.《晴川阁明朝·王一麟长江黯淡古今情,洲渚年年芳草新。惟有汉家梅福泪,忧时偏洒汉江滨。
  • 4.《句·其二宋朝·赵昀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 5.《江村暮景明朝·吴琏远近山光淡,苍茫树色微。贪閒人睡早,恋食鸟归迟。蛇虎纵横出,蚊虻散乱飞。晓看红日上,又是大明时。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