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郡南楼怀古

朝代:元朝|作者:刘因|

南北世更迭,江山人重轻。澶渊出师诏,显德受降城。

遗恨几时尽,寸心千载生。区区蓼花咏,痴计欲何成。

猜您喜欢

  • 1.《云卿父子有宛丘之行作二诗为饯·其一宋朝·雷渊阳春到上林,百卉纷白红。岸谷稍敷腴,溪光亦冲融。独有石间柏,不落鼓舞中。期君如此木,岁晚延清风。
  • 2.《石桥·其二宋朝·范冲秋风吹上景华天,醉梦醒来一洒然。万古林泉招我老,百年风雨复谁怜。顿除热恼初无病,剩买安闲不用钱。寻得青霞是归处,漫修岩穴小乘禅。
  • 3.《虞城病中遣怀宋朝·毕仲游本作看书室,翻成捣药堂。心违经岁月,病久怯风霜。未数囊中帙,先论肘后方。喜闻临贺守,鼓枻过湘江。
  • 4.《唐刻石宋朝·陈梦庚长忆唐从天宝初,开元气象了无馀。宫中已制霓裳曲,刻石山灵失笑渠。
  • 5.《闲居宋朝·释显忠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
刘因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因(1249年—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县)人,元代著名理学家、人。

刘因父祖皆为金朝人,故他自视为亡金遗血,元灭南宋,他屡作哀宋之文,思想感情与元蒙一直格格不入。至元十九年(1282年),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病辞官。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再度征召,刘因以病拒绝。至元三十年(1293年),刘因病逝,朝廷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元初北方理学大家,为理学由宋到明的过渡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因初为经学,以朱熹为宗,但又不严守朱熹门户,在天道观方面,将生生不息的变化归之于“气机”,主张专务其静,不与物接,物我两忘。在为学方面,主张读书当先读六经、《语》、《孟》,然后依次读史、诸子,主张读书“必先传注而后疏释,疏释而后议论”。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