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寿诗十二首·其二

朝代:清朝|作者:杜关|

神驹千里浪邀名,八岁能文十岁成。

未免轻狂高自负,不甘贫贱乐无生。

香分桃李留蹊径,梦绕芙蓉艳锦城。

回首龙潭栖息处,夜来风雨剑孤鸣。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猜您喜欢

  • 1.《清明唐朝·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金明池·琼苑金池宋朝·宋无名氏琼苑金池,青门紫陌,似雪杨花满路。云日淡、天低昼永,过三点、两点细雨。好花枝、半出墙头,似怅望、芳草王孙何处。更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燕燕莺莺飞舞。怎得东君长为主...
  • 3.《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缺名《山啄木偈》唐朝·浙东众诗人尔禽啄木,恶蠹伤木。愈木无病,巢枝自足。
  • 4.《醉中戏赠淳上人宋朝·李彭上人汤休徒,肯顾亦云屡。衣上凤栖云,辨我林壑雨。殊方怨别馀,苦乏碧云句。禅间傥能来,聊用慰衰暮。
  • 5.《柳南小隐元朝·陆景龙参军家住南湖上,杨柳荫门春水生。落日池台看洗马,东风帘幕听啼莺。长条拂翠阴垂地,三月飞花雪满城。每为论兵来好客,傍人错认亚夫营。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诗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