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市谒文信国公祠四首·其四

朝代:清朝|作者:连横|

我亦遘阳九,伶仃在海滨。

中原虽克复,故国尚沈沦。

自古谁无死,宁知命不辰。

凄凉衣带语,取义复成仁。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猜您喜欢

  • 1.《七夕歌宋朝·张耒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 2.《和元翁宋朝·释道潜高论每逢贤友生,还如讲武得奇兵。了无鄙吝胸中物,尚有风流世外情。破海玉蟾初未跃,洒空珠露已先倾。回桡转柂行三鼓,始见波澜百顷明。
  • 3.《精勤堂元朝·杨镒草堂临水掩,烟树隔云生。曲径花边入,深灯柳外明。春星垂砚小,暮雪扑衣轻。暂辍观书兴,听莺已再鸣。
  • 4.《梅花树下寄李襄国显国明朝·伍瑞隆朝来梅树下,花落几枝新。不见南来使,空怀梦里人。同心双白璧,和曲并阳春。陇畔经年别,何时展旧亲。
  • 5.《繇桐庐经钓台下作明朝·朱国祚药草仙人录,星文钓客槎。祠开高下屋,江溜浅深沙。绿树绵蛮鸟,丹崖踯躅花。谁歌竹如意,怀古一长嗟。
连横(1878年217日—1936年6月28日),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今漳州龙海)。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乘》、《大陆诗草》、《剑室诗集》等,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被誉为“台湾文化第一人”。清康熙年间(18世纪初),连横的七世祖兴位公感痛明室之亡,不甘臣服于满清统治,故渡海来台,择居台南郑成功驻兵故地环境幽雅的宁南坊兵营,自此晚辈沿袭祖训,誓不侍清,在台以制糖为业。先祖连南夫是著名的抗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