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功德的诗句(共1句)

功德简介

功德,汉语词汇。拼音:gōng dé。释义:功业与德行;佛教称行善所生的利益。

功德(梵语guna,藏语yon-tan),功能福德的意思。音译作惧曩、麌曩。有关功德的意思,很多经中对其的解释都有不同。如慧远《维摩义记》卷一记载:“功德者,亦名福德,福谓福利,善能资润福利行人,故名为福。(中略)功谓功能,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吉藏《仁王般若经疏》卷上记载:“功德者,施功名功,归己曰德,亦云忘功遗德故云功德。”《胜鬘宝窟》卷上记载:“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又因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其贵重如宝称“功德宝”,还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