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功德的诗句(共1句)

功德简介

功德,汉语词汇。拼音:gōng dé。释义:功业与德行;佛教称行善所生的利益。

功德(梵语guna,藏语yon-tan),功能福德的意思。音译作惧曩、麌曩。有关功德的意思,很多经中对其的解释都有不同。如慧远《维摩义记》卷一记载:“功德者,亦名福德,福谓福利,善能资润福利行人,故名为福。(中略)功谓功能,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吉藏《仁王般若经疏》卷上记载:“功德者,施功名功,归己曰德,亦云忘功遗德故云功德。”《胜鬘宝窟》卷上记载:“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又因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其贵重如宝称“功德宝”,还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

苏辙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