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上座的诗句(共1句)

上座简介

上座,佛教术语与东亚礼仪尊位称谓,梵语称sthavira,原指僧团中法腊较高或年长的僧人,后延伸为宴席、居所等场所的尊贵方位。该词兼具宗教与世俗双重属性,佛教中指法腊20至49岁的高僧,亦作寺院三纲之首的僧职,地位高于寺主、维那。世俗礼仪中,中国以坐北朝南为尊,日本和室尊凹间,西方则以离门最近处为上座。

佛教定义因经典而异:《毗尼母经》按法腊分级,《集异门足论》分生年、世俗、法性三类,《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十夏为界。禅宗将其与首座职能结合,形成兼具地位与礼仪的复合概念。世俗用法可追溯至汉代,如《史记》载汉武帝设泰一上坐,《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亦多见尊位描述。

词源自印度僧团法腊制度,汉传佛教吸收后演变为律宗三纲之一。唐代禅宗推动宗教职能与礼仪规范融合,宋元时期世俗尊卑方位与佛教术语并行发展,形成跨文化语义体系。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