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诗词曲代表作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省宁县大佳何镇溪上方村人,明代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 方孝孺刚直不阿、孤忠赴难、不屈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里以他为典故来形容柔石,认为方孝孺是一个比较迂(即耿直单纯,非贬义)的人。

方孝孺的诗词全集、诗集(298首全)

  • 61.《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其一明朝·方孝孺 道济群生心尚歉,知周万物礼逾勤。能为世上难行事,始是人中寡过人。
  • 62.《蜀府敬慎斋明朝·方孝孺 天降大命,孔神而明。巍巍天位,匪德莫承。赫赫圣皇,天实子之。奄宅九有,丕冒四夷。百辟是临,兆民是使。何远弗绥,何悍弗靡。德威所加,孰不震惊。尚笃祗慎,以奉天明...
  • 63.《虎图明朝·方孝孺 踊跃谷生风,峥嵘百兽中。岂知王者瑞,足不履生虫。
  • 64.《春和·其三明朝·方孝孺 慨余徒就老,羡子早驰名。幽谷迁莺语,九皋孤鹤声。课蒙聊给膳,教子力勤耕。身世相忘久,山猿总不惊。
  • 65.《送卢信道汉中点兵明朝·方孝孺 喜子东南秀,照人眉宇清。早探经济学,巳负老成名。治世难忘武,边城要足兵。关河虽跋涉,历览快平生。
  • 66.《病中述怀·其二明朝·方孝孺 故交怜抱病,意厚数相过。忧患人难免,方书俗易讹。卫生功莫就,医国理如何。但喜心无恙,斯民疾更多。
  • 67.《春和·其五明朝·方孝孺 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 68.《谈诗·其一明朝·方孝孺 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 69.《食羊虎肉明朝·方孝孺 白额咆哮振山谷,老羝见之惊且伏。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
  • 70.《次韵荅钱文学·其一明朝·方孝孺 幽亭斜日在,佳兴与君同。屐润催诗雨,衣凉醒酒风。鹅群穿草白,蜂足带花红。愁散身殊健,全宽云梦胸。
  • 71.《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六明朝·方孝孺 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 72.《勉学诗·其十六明朝·方孝孺 鸾凰寡俦匹,玉树少枝柯。贵人在高位,骨肉苦无多。轻车驾驷马,妙舞隋清歌。独乐不如众,中心欲如何。东家借一轴,西家求一梭。织成十丈幕,周我堂之阿。至亲隔咫尺,举...
  • 73.《代菊荅明朝·方孝孺 生意本天得,无人亦自芳。但能娱晚节,何必媚重阳。服食多延寿,风霜独擅场。秪应夷皓辈,心迹可相忘。
  • 74.《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三·乘时功易立明朝·方孝孺 乘时功易立,处下事少成。君看萧曹才,岂若鲁两生。贤豪志大业,举措流俗惊。循循刀笔间,固足为公卿。
  • 75.《游峨眉山纪行·其一明朝·方孝孺 一鹤相随复一瓢,山巅水澨足逍遥。秪因恋阙情无限,回首忘过万里桥。
  • 76.《勉学诗·其十八明朝·方孝孺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前有《大雅》诗,后有秦民歌。锸涂得苦水...
  • 77.《勉学诗·其十二明朝·方孝孺 吉人语何少,凶人语何多。多言亦反覆,简默终无他。可磨白圭玷,言玷不可磨。有口号谈天,有辨誇县河。心原一巳放,触物生偏颇。悠悠百年内,荣辱当如何。
  • 78.《送郑叔贞之成都明朝·方孝孺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况我
  • 79.《次郑好义见贻韵·其五·山中一樽酒明朝·方孝孺 山中一樽酒,慰此离别肠。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 80.《次脩德杂诗韵·其二明朝·方孝孺 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譬彼达海流,出自山下泉。积久谅益深,云涛鼓风烟。始学诚巳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