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古文辞。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张光岳谓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朴之境。胥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古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7)《试帖诗集》,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洪繻的诗词全集、诗集(472首全)

  • 201.《咏栴木清朝·洪繻海南产异木,其材过豫樟。下者供床榻,上者充栋梁。妙质谢雕饰,触目生辉煌。髹漆置棐几,墨客喜琳琅。自从版图易,百物添税章。山海尽环牢,虞衡峻法纲。千重云雾窟,铁印...
  • 202.《留声器清朝·洪繻万籁寂静虚堂风,长腔、短腔出郫筒。一鼓促拍「河满子」,再鼓摊破风入松。云璈水调殊玲珑,摄以电气贮以筒。芥拾音响归冥濛,橐籥枢纽相磨砻。放之满堂为逢逢,倾耳曲折无...
  • 203.《台湾沦陷纪哀清朝·洪繻天倾西北度,地缺东南方。蛟龙激海水,沦没蓬莱乡。熬波沸巨浪,白日黯无光。山俏牵木魅,土怪鞭石梁。颠簸王母阙,震坼禹皇疆。洪水湮部洲,燹火及昆冈。嗟哉武陵客,坱莽...
  • 204.《题邱菽园「星洲选诗图」清朝·洪繻南溟万里海水黑,游人到此俱失色。诗卷空留天地间,珊瑚直沈波涛侧。儋崖久已无名儒,峒黎岂复知苏轼!况自贡道当时绝天家,南洋万国已阻万重沙。衣冠文采风流尽,言语侏禽...
  • 205.《登临感赋二首·其二清朝·洪繻海上山长在,人间世已非。中原天万里,远地日孤晖。水阔闻鲸吼,云遥羡鸟归。不堪搔首处,风景尚霏霏。
  • 206.《风雨感事清朝·洪繻楼头暴雨兼暴风,扬沙走石声挣摐。四山漠漠如泼墨,海上龙尾捎长空。云垂海立不知际,天低若笠幪阴翳。怪道乾坤不肃清,年来风雨皆残厉。三宵两昼无霎停,饥乌冻雀拖湿翎。...
  • 207.《近事三首·其二清朝·洪繻华屋邱墟一再经,此中民物日凋零。国家食货皆机阱,官法卫生半死刑。行部趣耕无雨泽,敲门巡警有雷霆。鲁褒爱作钱神论,清浊何须辨渭泾!
  • 208.《迟暮感伤清朝·洪繻物换星移又几时,苍茫天地欲何之?半生尝尽愁千斛,万事消除酒一卮。荆棘欹危台北路,江山孤愤剑南诗!桑田沧海浑无赖,苌楚虽华未有知。
  • 209.《口号,代酬日儒白井氏韵六首·其五清朝·洪繻有怀思故国,大势绌勤王。控驭如三代,帡幪及万方。伤心抛璧碎,失计折鞭长!事事随流水,悲余老是乡!
  • 210.《金山变陆感咏清朝·洪繻金山如湘君,中流危插脚。大地将变迁,一朝忽起陆。嗟我东南天,六鳌不系足。黑风吹蓬莱,汹涛没大麓。此失鱼龙性,彼陷鲸鲵族。浮沉俱已非,颠倒何其速。而此立江干,犹可...
  • 211.《将泛海入中华作清朝·洪繻飙轮发出东瀛东,台湾水与吴淞通。五岳三山禽庆志,五湖四海范蠡风。久闭岛上如樊笼,山水瑟瑟无欢悰。有树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见秦鞭红。欲向方壶觅员峤,奈无黄平、乏赤松...
  • 212.《机器局清朝·洪繻乾坤火器不敢逞,上有炎轮下炎井。大块水机不敢作,西有弱水东汤谷。气机潜藏一朝开,千山万山鬼神哭。机械循环何时穷,生民万类皆荼毒。时势所趋亦难止,竭力为之将胡底。...
  • 213.《题杜友绍画梅·其一清朝·洪繻天然高格印窗纱,墨迹淋漓瘦影斜。忆昔骑驴山驿路,雪中三见汝开花。
  • 214.《自青龙岭踰长城,登八达岭放歌清朝·洪繻阴山、祁连安在哉,我从绝顶登天台。万骑胡儿今不见,万山叠叠东西来。东望临榆负山海,西望恒岳飞尘埃。太行、蓟邱挟两腋,勾注井陉如累垓。秦皇、汉武多边才,能隔大漠寻...
  • 215.《招隐六章(选三)·其一清朝·洪繻古人轻荣华,脱组山中去。常恐世人知,白云最深处。我本谋世人,何慕猿鹤御。祇因天地非,不觉尘途淤。商山有紫芝,采之终朝茹。卧听寒泉鸣,起视霜天曙。
  • 216.《新学丛志馆来徵诗,为及编辑李君清朝·洪繻学问今徵外九州,象胥蛮隶一兼收。奇肱国送飞车至,深目人乘电驭游。黑白黄红新族谱,亚、欧、非、美秘阳秋。从兹刮眼看高论,陆贾潜夫在校雠。
  • 217.《暴雨险涨纪事清朝·洪繻日没江河翻,狂涛天上泻。急电催迅雷,冲飙万瓦下。雨箭穿飓风,石壁不受射。路人急奔豚,不知为旦夜。道途水接天,无处认桥跨。匉訇山石声,举目无完舍。予坐读书斋,但见...
  • 218.《世谓华州不见华山而同州反得见之华州人每不平余在池州江上亦望不见九华而人云无为州中可见爰作一诗清朝·洪繻华州附太华,不辨太华山。同州三百里,顾得见孱颜。高人在山中,山人了不关。姓氏驰远方,远客争来攀。千里不见睫,与此同一般。我过铜陵矶,莫认青阳甸。远远无为军,反及...
  • 219.《自闻汝东凶耗,怀人感事,日觉伤心;再作二首·其二清朝·洪繻城郭依稀鹤不还,谁能将酒减愁颜!悲馀陇上东西水,泪尽何家大小山。夜月波沈三岛路,秋风梦断八闽关。歌残「薤露」歌「蒿里」,不为多情鬓亦斑!
  • 220.《登临感作清朝·洪繻日色落海天,青山馀一发。苍苍海波中,何处是闽、粤?帆断浙江风,城堕吴峰月。痛哉海东山,竟与中华绝!南望鲲身沙,北望鸡笼雪。中有玉山尖,尖尖皆破缺。白云迷翠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