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樵。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古文辞。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张光岳谓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朴之境。胥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杨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的第一人。〖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古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遗稿经哲嗣洪炎秋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7)《试帖诗集》,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洪繻的诗词全集、诗集(472首全)

  • 101.《送浙客绝句四首(选二)·其二清朝·洪繻孤岛兵争似井陉,沈沦化外一周星。沼吴报越英雄事,说与蓬莱海客听。
  • 102.《自赋清朝·洪繻威仪汉世已无馀,陆贾越台犹著书。图形不到凌烟阁,闭户自甘子云居。天荒地老无闻见,过眼沧桑皆若虚。志气自昔撼山岳,乃今跼促随卷舒。世上呼牛或呼马,意中为龙又为猪。...
  • 103.《过彰化东郭废公园感赋八首(选六)·其六清朝·洪繻无复看花载酒踪,三五倭人逐野蜂。凉露不知春色尽,露珠犹洒旧枞榕。
  • 104.《斗米叹清朝·洪繻斗米易钱钱一囊,台湾未闻此奇荒。闻之自古疑荒唐,不意年来屡屡尝。今年米价尤殊昂,一斗二升银煌煌。市中之米作珠量,食米之人膏粱肠。贫民得米为米浆,升杓在手千金装。...
  • 105.《内山即事二首·其二清朝·洪繻苔残千尺壁,树落万年皮。月黑天阴路,空山啼怪鸱。
  • 106.《新秋即事清朝·洪繻西风瑟瑟暮云飞,远望关山路未违。两岸白蘋初贴水,一林红叶欲沾衣。淞江客爱莼鲈美,衡岳人看荻雁肥。独有八闽天尽处,愁来不见片帆归。
  • 107.《咏糖清朝·洪繻糖霜出鼎当琼英,税敛重重百倍盈。悔杀伞山邹佛子,竟熬甘汁误苍生!
  • 108.《避暑感咏清朝·洪繻盛夏汗交流,苦乏盘旋地。有如乱世中,又逢毛鸷吏。炎日当熏蒸,苛政方穷治。酷吏与酷暑,古今同一致。暴敛及横徵,民生无馀利。长此炭火中,万无薰风被。寝处尘埃氛,遍身...
  • 109.《书次儿槱十四岁所作史论后清朝·洪繻时势变迁一至此,读书今已无种子。仁义道德等籧篨,粪土「五经」、「廿四史」。吾儿闭门读典坟,吾与汝作羲皇人。世风不染欧、非、美,时事遑知魏、晋、秦!姑从故纸讨生活...
  • 110.《秋咏十二首(存六首选二)·其二清朝·洪繻独自出门去,忽忽不知处。恍若得所思,旋觉无所与。鱼鸟起寸心,天渊入吾虑。举头得所爱,青山露林櫖。斜照含西峰,夕色误朝曙。胸次忽澹然,斯意谁与语!
  • 111.《咏蔗糖清朝·洪繻炎洲孳大利,豫樟及蔗浆。豫樟煎作脑,蔗桨煎作糖。樟脑璨玉华,糖屑莹玄霜。馀润及五洲,饶裕在千箱。一入虏官手,搜剔无粒藏。樟脑供官卖,私贩严律章。蔗糖加酷例,一担...
  • 112.《日本游士索诗即赠清朝·洪繻波急云昏大海滨,徵徭已遍武陵津。故山人物沦欧、美,此地桑麻记晋、秦。三岛谁登君子国?一身独作葛天民。赤间关路休归去,恐与时趋隔两尘!
  • 113.《杂怀诗三十首(存十五首选二)·其一清朝·洪繻生落古人后,忽作古人想。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同居天地中,成材在所养。宁为拙而直,勿为巧而枉!常存不朽心,骨干自英爽。春秋相循环,荣枯互来往。自立坚不移,阴阳...
  • 114.《厉行断发散足事感咏清朝·洪繻是何世界任戕残,警吏施威六月寒。削足妄思求适屦,髡头谬说庆弹冠。时无美鬒人人鬝,家有金莲步步难。癸女丁男颠倒甚,此间奚事不心酸!
  • 115.《题施梅樵祖母像清朝·洪繻台湾昔盛时,母家方繁丽。爱子趋堂隅,名孙绕阶陛。灼灼鸣珂坊,前儓而后隶。结交刺史侯,豪宗开戟第。母也居华闺,绮罗供娄曳。林下夫人风,城中慕高髻。富贵博欢颜,经营...
  • 116.《钓龙台歌,和梁先生子嘉清朝·洪繻钓龙台,高崱屴,千年故址潮千尺。钓龙台前海水深,钓龙台后风云黑。于今不见闽王来,犹见闽王钓时台。台对荒祠自今古,台成浮世如尘埃。闽越王去不复返,海水东流不复转。...
  • 117.《哀苗山清朝·洪繻昔年兵气冲扶桑,为虺、为蛇海上狂。军中惟有哥舒翰,城下竟无张睢阳!岛夷猖獗不可制,一撮苗山能抵当。台湾破碎已三载,至今人说徐、吴、姜。徐君勇敢推善战,儒巾结束变...
  • 118.《感怀十二首(选二)·其二清朝·洪繻破碎山河负此生,未寻春梦已无情。人将南渡望温峤,我把西归谢子卿。耻向金门谋索米,渴于玉海待澄清!世途若有回机日,老大还须学请缨。
  • 119.《无聊自叙五首·其四清朝·洪繻行年忽四十,误矣此半生。青春去如电,皓有何所营!朔风吹南雪,萧萧边马声。闻之心悽恻,大海当门横。出门无高会,日月长西倾。托身栖远岛,室有巨鲸鸣。愧无伐蛟手,宝剑...
  • 120.《送梁子嘉先生归粤长歌清朝·洪繻西风海上来,江湖秋已疏。天涯远游子,日色冷菰蒲。蒲帆天外去,忽忽浪花粗。行客悲不已,远望绝平芜。故乡在何处,回首水云区。岭南近如何,未得一纸书。衣锦滞他方,富贵...